第78章 九针论(第2页)
老孙:(半信半疑)真有这么神奇?
第二篇:九针的具体形制与病症对应
小岳:(接上回,继续说道)上回咱们说到五针,这回接着讲。第六针对应六律,六律能调阴阳四时,和人体十二经脉也配合。要是虚邪跑到经络里,就容易得那种突然发作的痹症。所以这针得尖得像马尾毛一样,又圆又锐,针身还得稍微大点儿,能治这种急性病。
老孙:(连忙追问)那第七针呢?
小岳:第七针对应七星,和人七窍相关。外邪跑到经脉里,就容易得痛痹。这针就得尖得像蚊虻的嘴一样,扎的时候得稳稳当当、慢慢进针,留针时间还得长点儿,这样正气能足起来,邪气也能散出去,出针之后还得好好调养。
老孙:(笑着说)这针还得讲究扎的手法呢。
小岳:那可不,第八针对应八风,和人的四肢八节有关。虚邪风伤到人的时候,容易藏在骨头缝、腰脊关节这些地方,得那种深痹症。所以这针就得长,尖儿还得锋利,能把藏得深的邪气和远的痹症给治好。
老孙:(好奇)那第九针呢?
小岳:第九针对应九野,和人体的关节、皮肤这些地方有关。要是邪气太厉害,在身体里流窜,就像风水一样,水液在身体里滞住,还过不去大关节。所以这针得尖得像个小棍儿,锋稍微圆点儿,能把关节里那些出不去的邪气给弄出去。
老孙:(惊叹)这九针还真是各有各的用处。
小岳:黄帝也问了,这针的长短有没有说法呀?岐伯就说了,第一针叫镵针,是照着巾针做的,离末端一寸半的地方,特别尖锐,有一寸六分长,主要治头和身上的热症。
老孙:(接着问)那第二针呢?
小岳:第二针叫圆针,照着絮针做的,针身像竹筒,尖儿像鸡蛋一样椭圆,也是一寸六分长,主要治肌肉间的气病。
老孙:(越听越感兴趣)后面的呢?
小岳:第三针叫鍉针,照着黍粟的尖儿做的,有三寸半长,能按脉,把邪气给弄出去。第四针叫锋针,也像絮针,针身圆直,尖儿锋利,一寸六分长,能治痈热,放放血。第五针叫铍针,照着剑锋做的,宽二分半,长四寸,能治大痈脓,把里面的脓血放出来。
老孙:(忍不住说)这针的种类还真多。
小岳:(继续介绍)第六针叫圆利针,照着牦针做的,尖儿稍微大点儿,针身反而小点儿,能扎得深,一寸六分长,主要治痈痹。第七针叫毫针,照着毫毛做的,一寸六分长,治经络里的寒热痛痹。第八针叫长针,照着缝纫用的长针做的,有七寸长,能治那种邪气藏得深、时间久的痹症。第九针叫大针,照着锋针做的,锋稍微圆点儿,长四寸,能治关节里那些出不去的邪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