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行针

开场

 小岳:(微笑,快步上台,鞠躬)亲爱的观众朋友们,大家好啊!我小岳,站在这儿我心里可高兴了,瞧见这么多观众朋友来听我们说相声。

 老孙:(慢悠悠跟着上台,鞠躬)大家好,我是老孙。小岳,瞧你乐呵的,今天准备给大伙说点啥有意思的?

 小岳:老孙呐,今天咱来聊聊老祖宗留下的智慧——《黄帝内经》里的《行针》。这可是中医针灸方面的经典,学问大着呢!

 老孙:嚯,这可有点高深,你可得讲明白咯,别把大伙绕晕喽。

 小岳:您放心,我肯定掰开了揉碎了,给大伙讲清楚。您先听这原文:“黄帝问于岐伯曰:余闻九针于夫子,而行之于百姓,百姓之血气,各不同形,或神动而气先针行;或气与针相逢;或针已出,气独行;或数刺乃知;或发针而气逆,或数刺病益剧。凡此六者,各不同形,愿闻其方。”

 老孙:(瞪大眼,急忙打断)停!停!你这跟放鞭炮似的,噼里啪啦,我一个字都没听清楚,这都说的啥呀?

 讲解原文

 小岳:(笑嘻嘻)这意思就是黄帝跟岐伯聊天,黄帝说:“我听您讲了九针的用法,拿去给老百姓治病,可发现大家的气血不一样,对针刺的反应也不同。有的人还没扎针呢,一看到针精神就有反应,体内的气比针还快有动静;有的是针扎进去,气马上就跟着来;有的针拔出来了,气还在那继续起作用;有的要扎好几次才有感觉;有的针扎进去,气就乱了;还有的扎了好几次,病反而更严重了。这六种情况到底是咋回事呢,我想听听您的见解。”

 老孙:哟,还挺复杂,那岐伯咋回答的?

 小岳:岐伯说:“重阳之人,其神易动,其气易往也。” 您瞧,这就是说重阳体质的人,精神容易受刺激,气也容易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