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是展现自我,还是磨灭个性?(第3页)

 “太一神,代表着秩序?”,老子疑惑不解,“莫非,是代指太一身为天帝,总管天地万物的职责吗?” 

 他摇了摇头,重新端详起希佩身边的其他文字。 

 “看来这位同谐星神,也远没有看上去那般简单啊。之前的巡猎,不朽,丰饶等等” 

 “每一位星神虽说有着各种的命途,却都能从他们的行为中发现,与自身命途相反的行为” 

 “不朽踏入轮回。巡猎亦是守护。丰饶却带来贪婪。” 

 他顿了顿,独自靠在身后的石头上,看着溪水中的水花,静静思考。 

 老子感觉,自己仿佛触及到某个极为重要的东西,只要自己能够伸手抓住它。 

 自己一定能在对于天地大道的探索上更进一步。 

 “相反....命途”, 

 通过世界上存在状态栏的话,或许能在老子头顶看到顿悟中的提示。 

 他即将领悟出一千多年后,又一位道家先贤创造出的太极图。 

 阴阳交互,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正如希佩与太一。 

 秩序和同谐互相融合。 

 “这位同谐还真是可怕,没有杂音,没有愚者。消灭无序,永世和谐” 

 “那是不是意味着,所有加入其中的人,都将被抹去个体的意识,个体的知觉” 

 “这样,他们还能被称为人吗?” 

 庄周摆弄着手中扑腾的鱼儿说道。 

 另一边,常年游走于人世间,对于人心洞悉熟络的济公也是摇了摇头。 

 在这些文字的记载出现后,在他眼中。 

 这位同谐星神己经和那些被放在寺庙中任人涂抹篡改的泥胎木偶一样了。 

 或许祂的本意是包容,但现在原本的意味己经模糊不清了。 

 没有伤春悲秋,是不是意味着没有个体的感情。 

 没有离经叛道,是不是意味了个体的独立和思考。 

 无需望眼欲穿,是不是意味着没有了个体的欲望。 

 无谓忆苦思甜,是不是意味着没有个体过去的记忆。 

 我。不,应该说我们。 

 我们剔除了集体中的无序杂音(个体的自我),换来了和谐的共奏(完全一致的思想行为) 

 我还能称之为我吗?,我还是我吗? 

 我们,还是我们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