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红楼之庶子贾环不会游泳的渔民子弟

第 569章 有何高见?(第2页)

 官员缺少受到完整的经济学知识的教育,甚至对基本的经济规矩(货币流通,供需关系)的理解。 

 这两个朝代的文官,要执政地方,单凭自己根本没办法做事,只能依靠聘请多名师爷与幕僚,处理赋税与账目等具体事务,自身仅负责决策。 

 历史有人评论,朝廷的高级官员,最擅长儒家经典与阴险诡计,官场私斗,争权夺利也是高手。 

 但是,他们几乎都不知钱谷与刑名,全赖幕友。 

 ………… 

 站了小半天,到了午时(十一点),大朝终于散朝了。 

 大部分官员退朝。 

 太监戴权宣读皇上口谕,留下了内阁大学士,九卿官员的堂官们,还有朝廷二品以上的大员,伯爵以上勋贵,四位皇子,还有翰林院。 

 此时,众大臣们,退到大殿偏房,用一些茶点。 

 太上皇执政的时候,基本上午时前就散朝了,很少要延续继续开会的,除非遇到重大事情。 

 现在的皇帝,却不同,勤政到了一个令人发指的程度,早上卯时(五点)开始排队,早朝到午时(十一点),官员实在太累了。 

 仅仅给消息一刻钟左右的休息时间,在大殿是日常朝会,没正餐食用的,有御赐茶点。 

 (清朝是给奶茶与饽饽,康熙朝议开始的习惯,赐诸位大臣乳茶,饽饽,以慰饥疲。 

 到了雍正上台,中午继续开会,成了常态,部分老臣不得不在小荷包里面,藏参片与蜜饯,在朝会间隙,偷偷服用。) 

 贾环无奈的拿起一个馒头啃,看着周围的官员,堂堂亲王与一品大员们,也是吃这些,心里稍感平衡了。 

 陈耀祖偷偷从白色的荷包里面拿出两条肉干,塞给贾环与林景行。 

 嗯? 

 这小子准备很充分啊? 

 咬了一口,竟然是还是牛肉,有一丝甜味,南方口味的牛肉干。 

 陈耀祖咧嘴笑道:“这是我家后厨自己做的,知道皇上勤政务实,多准备了一些。” 

 贾环与林景行小声谢了,赶快吃吧,皇上只给一刻钟的时间小食。 

 大臣们,囫囵填了一个半饱,就开始正式的廷议了。 

 少了很多官员,剩下这些人,就是大雍朝天下的核心管理者了。 

 首辅唐慎微主持廷议,让翰林院先说说九边重镇开通贸易的历史记录,优缺点,还有怎么执行。 

 翰林院先由掌院拿出一份奏折,讲了好一会前朝开边的历史实事与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