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红楼之庶子贾环不会游泳的渔民子弟

第 569章 有何高见?

 朝廷给了翰林院差事,查找历史文献九边贸易通商的先例,要编撰一起做一份规划。 

 两位编撰,将藏书馆的大部分相关开边镇的资料都调去了。 

 陈耀祖是福建书香门第世家出来的子弟,性子活泛,溜去其他两位编撰的值房,要求查阅相关资料与进度。 

 两位编撰有心排挤贾环,直接给拒绝了。 

 陈耀祖像受了气的小媳妇,嘴里骂骂咧咧的。 

 贾环问道:“这次差事,朝廷是指定给他们俩人负责的?” 

 林景行道:“贾大人,不是的,这差事是内阁交给翰林院,让我们一起完成的,我们是有权参与进去的,他们不给我们参与,肯定是想独领这功绩。” 

 贾环微笑道:“其实这也好,我们才完成开海通商计划没多久,就算这一两天,他们同意给我们参与进这新计划,我们也是来不及做什么了。” 

 陈耀祖醒悟过来,道:“对啊,现在他们俩故意排挤我们,待会廷议,如果内阁大学士问起,我们就说他们独霸史记资料,不给我们看,告他们一状。” 

 文官体系中,翰林院是“储才之地”,是培养高级文官的摇篮。 

 文人之间的竞争,比武将还要激烈与阴险。 

 …………… 

 大雍朝的早朝分为常朝与大朝。 

 今日是大朝,五品以上官员都能参与。 

 也有几个部门是例外的,科道言官的都察院御史们因为身兼监察职责,可以出席。 

 翰林院的各级官员,是参加国家核心政务决策的文官,也是可以参加。 

 大朝开始了。 

 贾环排在很靠后,左边的两位,正是翰林院其他两名编撰。 

 陈砚之是三年前的状元郎,看上去有三十岁左右了,长相倒是算英俊,偏偏生了一双狭长的三角眼斜飞入鬓有。 

 贾环打量他,他似乎有所察觉,转头望了一眼贾环,纵使嘴角含笑,笑意也有些幽冷。 

 古代相书有言:“目露三角,其人必毒。” 

 另一位编撰江云舟,有四十岁了,五官端正,跟谁说话,都客客气气的。 

 陈耀祖与林景行在贾环身后站着。 

 根据陈耀祖这些日子的打探,两位编撰文学修养很不错,但是都不擅长政务与经济。 

 这不是这两人的缺点,大雍朝的官员,延续前朝官员的特点,都不擅长政务与经济。 

 ………… 

 大雍朝的科举,延续了前朝的科举制度,教育以儒家经典为核心,科举考试内容集中在四书五经、诗词文章,伦理纲常,很少涉及经济、数学、统计学等实用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