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3章 :徐达王保保为叶大人造势,京城舆论的威力,到底是哪道奏疏!(第2页)

 毕竟‘天意不可违’五个字,还是管用的!

 什么是天意?

 除了那些玄之又玄的现象,和皇帝努力想做却做不到的事情是天意之外,这种极致的民望,也是天意!

 正所谓,民意即为天意!

 很快,徐达他们就经过了自己的家门,但他们却是看都不看一眼,直接就押送着这些活的战利品和死的战利品,去户部入库。

 户部的官吏在看到他们之后,可以说是倾巢而出。

 没有办法,那么多的金矿银矿样本,还有对应的账本,全部要分开保存,分开估算,这本身就是一项庞大的工程量。

 不仅如此,现在已经沦为阶下囚的倭国二皇和倭国大臣们,也必须全部登记造册,然后交给刑部管理。

 也就是在交接这些工作之时,他们又像街上的百姓一样,被写着【东海矿业开发集团封】与【宁波特别行政府封】的封条所吸引。

 只是这一次,却没有人去问这些随行将士!

 毕竟他们之中,官职稍微大一些的,也是可以进入奉天殿朝议的人,都知道事情的起因经过。

 只要看着这些活的战利品与死的战利品,他们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那便是徐达和王保保在叶青的带领下,顺利帮朱元璋报了开国之初的‘杀使辱国之仇’!

 不错,在这件事情上,徐达和王保保必定不是首功,因为他们就不是以大明元帅的身份去的,他们只是明面上告假去帮忙的!

 除了以‘庶民’身份去帮忙的徐达和王保保以外,除了宁波府的那点兵马以外,朝廷没有出一兵一卒,没有拨一条火铳,更没有支持一个铜板。

 说是他叶青自费为朝廷建功立业,也绝对不为过!

 “这个叶大人真乃奇才啊!”

 “如果他进来京城为官,我等一定要在他面前混个脸熟才是。”

 “快了,先有雁门县的治世之功,雁门防守战的指战之功,以及寻回传国玉玺的千古奇功,现如今再加上宁波府的治世之功,以及征服倭国和收降琉球之功,如果再不来当京官,就是陛下理亏,我等汗颜了。”

 徐达和王保保听着这样的声音,只是再次满意一笑,就果断转身,准备一起昂首回府喝庆功酒去。

 可也就在此刻,一名长得尖嘴猴腮的户部官员,又在一旁接着对众人道:“我觉得,这叶大人就不一定能来当京官。”

 他对面的户部官员,直接开口道:“此话怎讲?”

 他只是淡淡一笑道:“你们别忘了,叶大人行为乖张,不讲章法,他功劳虽然多,但罪过也很多。”

 “功过相抵这四个字,用在他身上不知道多少回了!”

 “如果不是功过相抵这四个字,他连去当宁波知府的机会都没有,早就到京城与我等,抬头不见低头见咯!”

 “......”

 众人一听这话,也是纷纷点头加皱眉,只觉得就这些年他们的了解来看,还真就是这么回事。

 很快,他们就得出了一个较为统一的结论,那便是他叶青这次不犯错,就一定可以入朝为官,而且官职还不小。

 可他要是再来一手功过相抵,或者过大于功,事情就不好说了。

 但在他们看来,顶多就是个功过相抵,只要不罪犯欺君,就不会出现过大于功的情况!

 可已经走到门口,刚准备回去喝庆功酒的徐达和王保保,在听到这话之后,却已经没有了提前喝庆功酒的想法。

 因为在他们看来,叶青这次还是有可能过大于功的。

 想到这里,徐达和王保保又再次默契的看向御书房的方向,他们只希望先他们一步回来的,已经被朱标看过的六百里加急奏疏,不是什么言语过分的奏疏。

 甚至,他们更希望叶青用六百里加急送来的奏疏,就是他们在船上看到的,叶青所写的奏疏。

 可一想到这里,徐达和王保保就再次思考了起来。

 “如果,他写的那道忠孝两全的奏疏,被六百里加急送来了的话。”

 “那他放进‘大黑铁箱子’里的奏疏,又是什么时候写的?”

 “......”

 想到这里,徐达就又想到了他和朱棣当贼之时,在房顶上看到叶青准备动笔写奏疏,只是他当时并没有写出来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