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章:满朝文武为叶大人逼宫,朱元璋大为震惊,徐达为好女婿担忧!

 宽阔的书房里,管家点燃最后一盏烛台之后,就径直离开了书房。

 与此同时,他也叮嘱头戴斗笠的信使道:“你就站在这里等。”

 “是!”

 蒋瓛的眼里,胡惟庸派来的这位信使非常的规矩,就真就是站在这里一动不动,既不摘下斗笠,也不抬头一下。

 好一阵子之后,门外才再次传来了管家的声音。

 “老爷,您慢着点!”

 蒋瓛随着声音的方向微微偏头,他只看见管家提着灯笼头前带路,一名大约十六七岁的小姑娘扶着李善长,一路向书房而来。

 仅看这小姑娘一身的绫罗绸缎,就知道她绝对不是小丫鬟这么简单。

 紧接着,他就想到了这小姑娘的真实身份。

 传说李善长晚节不保自甘堕落,退养回凤阳之后,还以六十岁之躯,纳一位十六岁的美妾。

 关键是他还极为不低调,排场有多大就搞多大,一副生怕朱元璋不知道的样子。

 “老相国,您老是在学郭子仪自污啊!”

 正如蒋瓛心中所想,李善长纳妾之后就没碰过,完全是拿人家当穿着绫罗绸缎的丫鬟使唤。

 终于,李善长在小妾搀扶,管家掌灯的双重保护下,慢慢的走到书房门口。

 可也就在管家从外面关闭书房门之时,李善长突然就变得硬朗无比了!

 他不要任何人搀扶不说,还走得步履生风!

 蒋瓛看着干脆落座的李善长,也是心中暗自夸道:“你不仅在自污,还在装身体不好,当真是演得一手好戏啊!”

 也就在蒋瓛如此夸赞之时,李善长便声音低沉道:“把信给我吧!”

 胡惟庸的信使这才从怀里拿出蜡封严密的信件,双手奉送到李善长的手里。

 书桌烛台之上,李善长不像朱元璋拆信那样粗鲁,他拿着小刀,非常缓慢的,一点一点的撬开蜡封。

 速度之慢,慢得胡惟庸的信使着急,趴着房顶的蒋瓛也着急。

 终于,胡惟庸的亲笔信出现在了李善长的眼里,也出现在了蒋瓛的眼里。

 信件内容:“老相国安好:”

 “雁门知县叶青成功守住雁门关,等到徐达的大军,还聚歼敌军二十多万于城下,己方伤亡微乎其微。”

 “不仅如此,徐达还按照他出的主意,顺利拿下元庭哈拉和林,寻回传国玉玺!”

 “本次上税,他各项政绩远高于其他人不说,还建立战备粮仓、备灾粮仓、变现粮仓。”

 “.”

 “陛下龙颜大悦,准备让其破格升任京官。”

 “若此人入京,必定成为陛下的得力臂膀,我们将会陷入巨大的被动之中。”

 “还请老相国给学生出个主意,我们该怎么做,才能在不明着得罪陛下的情况下,阻止其入京为官!”

 李善长看着这些足以让常人惊掉下巴的内容,表情却是自始至终都平静如水。

 他只是缓缓扭头看向雁门县的方向,依旧平静道:“真是个文武全才啊!”

 “只可惜,他不愿意成为老夫的门生!”

 话音一落,他就摘下烛台灯罩,点燃了这封信,任其在砚台里燃烧殆尽。

 蒋瓛看得出来,李善长的内心深处肯定也是非常震惊的,如若不然,他不会给予叶青这么高的评价。

 但他的外在表现,却始终是那么的云淡风轻,真就是用他的表现,完美诠释了‘喜怒不形于色’六个字。

 “难怪太子殿下对这老相国如此上心,他才是最老的老狐狸!”

 也就在蒋瓛暗自如此评价李善长之时,李善长突然就拿起了毛笔。

 与此同时,站在他面前的信使,和趴在房顶上的蒋瓛,都把注意力集中在了他的笔尖之上。

 对于胡惟庸的信使来说,老相国的笔下,便是阻止叶青入朝为官的良策!

 对于蒋瓛来说,唯有知道他们阻止叶青入朝为官的良策,皇帝一家子也才能想出最好的‘破敌之策’!

 而对于蒋瓛个人而言,他也希望叶青可以入朝为官,他们全体锦衣卫都希望叶青可以入朝为官!

 毕竟叶大人随便打赏一点,都够他们干十年的了!

 关键是叶大人的打赏,他们可以当着皇帝老子的面拿,这就简直不要太爽了!

 “怎么还不写啊?”

 眼里尽是期待之色的胡惟庸信使和蒋瓛,看着那迟迟不落在纸上的笔尖,同时心中抱怨道。

 可也就在二人如此抱怨之时,李善长却是干脆的收了文房四宝。

 “啥意思?”

 “这是老相国也没了主意?”

 就在二人下意识的如此思索之时,李善长便招呼信使附耳过来。

 蒋瓛只看见李善长说了几句悄悄话,信使就当即点了点头。

 只可惜,以蒋瓛的视角,他既看不到李善长的口型,又看不到信使听到悄悄话之后的眼神等细微表情变化。

 他能看到的,就是一个大斗笠挡住两个脑袋,要不是斗笠有那么点上下抖动的幅度,他都不知道信使听到悄悄话之后,还有点头的动作。

 “老相国,小人一定把话带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