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朱元璋竟帮叶大人升官,永别古人生涯计划,传国玉玺即将面世!(第2页)

 他们离开之后,叶青又提着祭品独自来到了‘靖边祠’。

 他看着李牧的神像,看着李广、李世民、李靖的画像,一个字也没有说,因为所有的话都在心里。

 “学生作为古代将军的最后一战,你们还满意吗?”

 “满不满意,这都是最后一战了!”

 “.”

 叶青再次亲手做了一遍这里的清洁,等他回去的时候,已经是深夜时分。

 等他洗漱完毕之后,也距离天亮不远了。

 次日清晨,县城又变得热闹了起来,又变成了一座欢声笑语之城。

 将士阵亡固然应该伤心缅怀,但活着的人也该笑着生活,这也是对阵亡将士最好的慰藉。

 今天最忙碌的县衙部门就是税务大厅,不仅是商贸税务窗口和农业税务窗口,可以说说有的税务窗口都排起了长队。

 税务大厅人手不够,连衙役都被拉了好多人去帮忙。

 可想而知,雁门县今年各行各业的税务收入有多高!

 而他叶青在来年开春,该上缴给朝廷的税收又得该有多高!

 一个月后,也就是洪武六年的十二月初,朱元璋再次身披龙袍,坐上了奉天殿的上位龙椅。

 朱元璋看着底下的文武百官,除了出征在外的徐达他们,所有人都在,并无一人告假。

 朱元璋拿着叶青写给朝廷的奏疏,让常侍太监大声念出来。

 常侍太监大声念道:“雁门驻军不仅成功守住雁门关,还成功与魏国公所领北伐大军汇合,聚歼北元大军二十五万于城下,王保保仅带五万残兵北逃。”

 “北伐大军修整三日之后,继续北伐!”

 “此战,皆是雁门驻军之功,皆为驻军将领指挥有道,臣身居后方督办粮草补给,实不敢居功。”

 “雁门县知县,叶青!”

 念完之后,朱元璋便虎视下方百官,严谨问道:“你们以为,咱该如何赏赐雁门驻军将士?”

 “咱又该如何奖赏雁门知县叶青啊?”

 下方百官默不作声,全都余光看向中书右相胡惟庸和翰林院大学士孔克表,以及吏部尚书吕本。

 这种时候只有他们敢发话,也只有他们知道该怎么说。

 吏部尚书吕本依旧目不斜视,一副陛下说了算的样子!

 胡惟庸也自然不会站出来说话,这表明了就是皇帝陛下在给他们挖坑!

 大家都知道,太子殿下在监国期间就派了人去观战不说,他朱元璋还就在雁门县‘督战’,这封奏疏是真是假,他还能不知道?

 之所以在这里多此一问,无非就是等着他们说一句‘督办粮草补给本就是边镇县官的职责,用不着特别嘉奖’。

 只要有人敢这么说,他朱元璋一定会说‘具体是怎么回事,你们还不知道,怕他升官到你们跟前来吗?’

 到了那时候,想他叶青不升官都难!

 只要他们不表态,他叶青这封谦虚的奏疏,就只有真的谦虚下去了!

 现在想弄死叶青不可能,让他不升官倒也是一个不错的结果!

 可也就在胡惟庸如此盘算之时,孔克表立即就跳了出来,他抱着玉笏就是狠狠的一拜。

 “臣为陛下贺,为大明贺!”

 “臣请求陛下,为雁门将士论功行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