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8章 原本命运 终其一生(第2页)

  此举震惊社会,而吕留良怡然自得。从此归隐崇德城郊南阳村东庄,自开天盖楼刻局,继续选刻时文出售,并提囊行医,以自隐晦。

  这个时候他的诗朋文友大半散去,独与张履祥、何商隐、张佩葱,专攻程朱理学,创立南阳讲学堂,设馆授徒。

  然而,他的身益隐而名益高。康熙八年迎理学大儒张履祥至东庄讲学,“共力发明洛闽之学”。

  另一方面吕留良又编辑刻印程朱遗书,“以嘉惠学者”。

  此时他继续从事时文评选工作。他开“天盖楼”刻局,自选自刻,自己经营发行,一时之间“天盖楼”选本风行全国。

  吕留良通过评选八股文,宣传他严“夷夏之防”和恢复“井田”、“封建”制的政治主张。

  这也就是《行略》中所说的“其议论无所发泄,一寄之于时文评语,大声疾呼,不顾世所讳忌。”

  此时吕留良曾频频出游,写了相当数量的记游诗。

  他约友人同游南北湖,即景赋诗,许多诗篇都富有强烈的反清意识。

  这三十多首纪游诗,成集时题为《真腊凝寒集》。

  另外吕留良还结交了黄虞稷、周在浚等一批新友,写了许多唱和诗,全都收在《零星稿》中。

  吕留良与黄宗羲最后由于立身旨趣的歧异,终致绝交。

  而吕留良晚年,正值清政府对文人进行软硬并施、加强专制统治的时期。

  康熙十七年,清廷开博学鸿词科,企图笼络当时的一批名士。

  浙江当事首荐吕留良,吕留良固辞乃始得免,而与他同时代的汤斌则欣然应试,由于缺乏竞争,后得中高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