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沉重往事 不胜唏嘘(第2页)

  李老伯随即又举了个例子,说有个叫陈四的,总共杀过四次⼈,⼀次次归⼊情有可怜、其罪可疑的⼀类,接着碰到了⼤赦。他即将出狱了,天天跟他的⼀伙⼈摆设酒席,尽情⾼歌到天亮。有⼈问他以往的事情,他就⼀桩桩⼀件件地详细叙说,神情⾯⾊是那样洋洋⾃得,好象是在⾃我夸耀。

  顾横听了,都不知道该说什么了,神情很是悲伤!

  没想到这个时候,李老伯也良心发现似的感慨道:“唉!污吏忍心⼲贪赃枉法的事,是值得谴责。可是,一些好官也多把让死刑犯免去⼀死当做功德,却不追究那些案件的真相,他们使好⼈蒙受冤枉,也厉害得很哪!”

  李老伯随即又道:“有些奸诈的⼈长期关在监狱⾥,同狱卒内外勾结,着实捞了些钱财。我年轻时听我爷爷说,有个姓杨的,因杀⼈⼊狱,每年都能捞到⼏百两银⼦。”

  “后来,因为⼤赦被释放出来。在外⾯过了⼏个⽉,他感到寂寞⽆聊没有什么事可⼲,他的同乡中有⼀个杀了⼈的,于是他就代替那个同乡承担杀⼈的罪名。原来按律法规定不是故意杀⼈就⼀定得长期关押,没有死罪。”

  “他在牢房呆了一段时间后,⼜遇⼤赦,⼜根据赦令减刑等待发配到边外去戍守。这人不想被遣送,托人写呈⽂请求留在狱中,请求了好⼏次,都没有得到批准,最终还是被遣送出去了。”

  听完李老伯的故事,顾横很是沉重地问道:“李老伯,你们为何明知做这些是不对的,是要受到良心谴责的,却还是要做呢?”

  “小顾,我其实也不忍心,但是周围的人都如此,我不选择和他们一样,也活不下去啊!狱吏与狱卒的收⼊本就微薄。像狱吏,每年领到的朝廷固定发的银子只有六两,按金陵城⼀般平民⽣活标准只够四⼝之家⼀个⽉所⽤。”

  “这还是在册的狱吏,⽽不在册的就更低了,我们收⼊这么低,⼤多数人还通过各种关系,打通种种关节要来县衙当差。他们

  主要就是靠⼭吃⼭。”

  听到这里,顾横对这明末官场腐败和狱吏与狱卒的残酷无情、暴虐成性有了真正的了解。远比史书记载官场腐败四个字要残酷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