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 劝降书到 别有深意(第3页)

 你们付出的成本太小了,而可以收获的却是多多啊。


 刘良佐劝降书中的“钱粮犹小,剃发为大”一句特别吸引眼球。


 刘良佐的意思是,只要江阴归顺,愿意剃发,至于缴纳多少赋税,都可以商量,甚或也有可能减免半年的赋税。


 那么,刘良佐为什么要把“剃发”看作是“犹为大”的事呢?


 因为“剃不剃发”是严重的立场原则问题,关乎建虏朝廷的合法性问题,而“钱粮”仅是赋税问题,所以“犹小”。


 因此,立场问题大于赋税问题,自古以来,历朝历代都是如此。


 然而,刘良佐的“钱粮犹小,剃发为大”,是与已深植于江阴士人骨髓中的“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观念水火不相容。


 果然,收到刘良佐的劝降书后,陈明遇今日召开由军事干部、秀才和部分士绅参加的会议,共同商量如何回复刘良佐的劝降书。


 至于今日为什么是部分士绅参加了会议,是因为至此时,城里的大部分士绅早已将守城抗建虏的领导权交给了陈明遇这位军事领导人了。


 而今日这些参与领导抗击建虏斗争的部分士绅,其动机,龚鼎孳心里很清楚,之前也与顾横讨论过。


 这些人并不全是为了坚守汉民族气节,也不全是出于英雄般的牺牲精神,而或多或少是为了谋取某种属于自己的私利,比如像“留取丹心照汗青”之类的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