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挣钱路子 未雨绸缪(第3页)

  这些地方的外商以前通过参加朝贡和走私贸易这两种方式,将大量的粮食输入东南沿海地区。尤其是耕地面积偏少的两广和福建,在贸易受限、产量过低的窘境下,依靠进口粮食维持了自身稳定。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app,更多.免费好书请>下载塔读<^小^说-app。*。

  顾横当公主后,通过各个渠道还了解到,到了隆庆开关时期,从月港出发的漳州和月港商船,也分头去暹罗和吕宋进口粮食。

  大约同时代的走私海商巨头林道乾,也大量从暹罗进口粮食,成为当地重要人物。相传都发展到与暹罗国王歃血为盟的地步。

  由此可见进口粮食对于东南地区及原产国的重要性。以至于大明自身都给从月港输入的进口粮食以免税政策,鼓励中外商贩们的粮食输入。

  其实当顾横了解到这些情况时,顾横还在与洪承畴的谈话中问过洪承畴,明朝时的江南已经成为了天下粮仓,为何不就近支援南方各省果腹?

  当时洪承畴是这么说的,这主要是因为当地的粮产和赋税,都要优先供应两京的皇族与官吏队伍。

  其次是南方的多山地形让陆地交通运输不便,成本高于从吕宋等地输入的粮食。朝廷更不可能在南方再多挖几条亏本运河。

  而向北输出的那条,已经对曾经是量产区的淮河流域造成了巨大破坏。可以说是在一定程度上也加深了大明的粮食危机。

  当时听洪承畴这么说,顾横就有想法通过“道天”商行去这些东南沿海的邻邦去买粮食了,只不过当时还有更重要的军事和其他事情需要花钱,就耽搁了!

  现在嘛!先让百姓们种植的土豆,番薯啥的多换点钱,百姓们喜欢,自己的“道天”商行也能源源不断地挣钱来养军队。

  只是土豆,番薯之类的可以大批量加工成什么样的美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