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只会进球朝华夕秀

第241章 永不沉没的巨舰!(第3页)

  陈韬在角落中一言不发。

  人已经麻了。

  作为2005年世青赛中崭露头角的球员,陈韬每年都有欧洲俱乐部愿意给他机会,让他登陆欧洲。

  但国内的俱乐部一直不放人。

  他反抗过,斗争过,最终还是只能留在国内。

  而且由于跟俱乐部公开闹矛盾,这在业内属于以下犯上,他把自己的路走窄了,混得是越来越差。

  就连国家队的位置也快保不住了。

  郝强刚进国家队的时候,高红波已经对陈韬抱有的期望大幅度降低,转而力捧邓卓祥。

  现在邓卓祥也没站稳位置。

  国足在前腰位置上的两代新星,全都光芒暗淡。

  至少让高红波得意的是赌赢了武雷。

  如此一来国足锋线实力加强,中场反而可以思路简单些。

  甚至是否需要前腰都还两说。

  两个后腰,一个中前卫,后腰防守,中前卫攻守兼备。

  要那么多组织能力干嘛?

  中国队真去了世界杯,能压着哪个对手打?

  晚上郝俊闵敲开了郝强的房门。

  外出打比赛住酒店,两人一间。

  郝强与武雷是室友,两人会有一些交流,郝强只是分享他在国外生活以及在球队立足的经验。

  硬要说他过着苦行僧般的日子,那肯定是扯淡。

  但绝对不如在国内舒服。

  家人想见就见,隔三差五就能与亲密无间的朋友消遣娱乐。

  这些在国外都没有。

  又不打算移民,去了国外当然是专心踢球。

  时时刻刻提醒自己身处异国他乡是为了事业在奋斗,是为了实现梦想,登上自己渴望的位置与高度。

  幸运的是郝强有系统,他也在逐步实现儿时幻想过无数次的画面。

  至于别人,肯定是有失意者,不说其他国家的。

  国足之前留洋的球员中也有不少混的不咋地然后带着一段蹉跎踏上归途。

  郝俊闵找郝强也是谈留洋的情况。

  他如果回国,肯定是国内顶级的待遇。

  郝强跟他们摊牌道:“我不想给你们做决定,这种决定应该你们自己去做,但你们如果非要问我,我可以这样告诉你们,我希望你们都留洋,都出国,在高水平的联赛中锤炼自己,这样你们能更强。

  把眼光放长远,我可以这样说,你在国内待下去,30岁之后就啥也不是了。

  但如果你去了国外,珍惜每一天,认真对待训练和比赛,咬牙坚持。

  只要没有被伤病摧毁,哪怕你没有站在五大联赛的舞台,没有辉煌的履历。

  但你的运动生涯肯定要更长。

  你们看郑志,他在国外待了几年,现在回来,状态保持得很好。

  你觉得是他天赋异禀,还是他欧洲的历练起到了作用?

  目前来看,他最起码踢到35岁还是国家队主力没问题。”

  郑志已经32岁了。

  可他在中场位置仍然是国内足坛天花板!

  这就是一个鲜活的例子。

  武雷与郝俊闵听完郝强的话陷入沉思。

  郝强是他们的榜样,而郑志是看得见的结果。

  或许这能更加坚定他们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