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从最牛皇叔到科学圣人蓬蒿凡人
第247章 君臣一心,冬季平倭(第3页)
朱元璋笑道:“小叔父快快说出你的高见,没看大伙儿都等不及了?”
朱四维连忙谦虚道:
“没有高见,只有一点浅见而已,臣抛砖引玉,大家参详参详,毕竟一人计短两人计长嘛!
臣听过一句话,叫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我们决定平倭,边要做万全准备!忽必烈的两次出海作战,皆是从高丽出发,以对马岛为阶梯登陆倭国,而如今高丽不在我们手里,我们要出海作战的话,却得从福建江浙这些地方远渡东海,从距离来看,高丽和倭国之间的海峡宽度应该还不足我们跟倭国之间的三分之一,从某种程度来说,我们比前元东征要多三倍的危险!”
朱四维见自己说完以后,所有人都面色凝重,他立刻话锋一转:“但是我们也有前元所没有的优势!我是这样想的,如今蒸汽机的优化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我们可以试着将蒸汽机使用到海军的舰船上,以之作为动力装置,用螺旋桨代替原来的风帆和直桨,从动力上增强舰船乘风破浪的能力!另外,千里眼经过改进后也看得更远了,而且在海面这种一望无际的地方更能发挥其优势!”
朱元璋眼睛一亮:“是啊,咱们有蒸汽机和千里眼啊!”
其他几位大臣神色立刻就变轻松了。
千里眼且不说,蒸汽机现在可是被大明上下奉为神物,部分地区已经在尝试着用于耕地,还有苏州一个匠人将其用在了织布机上,据说效果非常好,织布效率提高了好几倍。
在他们看来,将蒸汽机这种神物用在舰船里肯定也会有非常好的效果。
朱四维:“舰船的改造需要时间,起码得三个月左右!改造完以后,海军还得再训练几个月,以适应蒸汽船的操作,这差不多最少也得三个月,前后加起来就是六七个月!这是第一个理由!”
“第二个理由就是跟风向有关了,东海在每年的十月到次年三月会刮东北风,而且风向稳定,所以在十月以后出兵,就能顺着风向直达倭国,省时省力!”
东海的季风气候,是朱四维高中地理学过的!
众人都有些惊讶,靠山王连沿海气候都了如指掌啊!
朱四维连忙谦虚道:
“没有高见,只有一点浅见而已,臣抛砖引玉,大家参详参详,毕竟一人计短两人计长嘛!
臣听过一句话,叫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我们决定平倭,边要做万全准备!忽必烈的两次出海作战,皆是从高丽出发,以对马岛为阶梯登陆倭国,而如今高丽不在我们手里,我们要出海作战的话,却得从福建江浙这些地方远渡东海,从距离来看,高丽和倭国之间的海峡宽度应该还不足我们跟倭国之间的三分之一,从某种程度来说,我们比前元东征要多三倍的危险!”
朱四维见自己说完以后,所有人都面色凝重,他立刻话锋一转:“但是我们也有前元所没有的优势!我是这样想的,如今蒸汽机的优化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我们可以试着将蒸汽机使用到海军的舰船上,以之作为动力装置,用螺旋桨代替原来的风帆和直桨,从动力上增强舰船乘风破浪的能力!另外,千里眼经过改进后也看得更远了,而且在海面这种一望无际的地方更能发挥其优势!”
朱元璋眼睛一亮:“是啊,咱们有蒸汽机和千里眼啊!”
其他几位大臣神色立刻就变轻松了。
千里眼且不说,蒸汽机现在可是被大明上下奉为神物,部分地区已经在尝试着用于耕地,还有苏州一个匠人将其用在了织布机上,据说效果非常好,织布效率提高了好几倍。
在他们看来,将蒸汽机这种神物用在舰船里肯定也会有非常好的效果。
朱四维:“舰船的改造需要时间,起码得三个月左右!改造完以后,海军还得再训练几个月,以适应蒸汽船的操作,这差不多最少也得三个月,前后加起来就是六七个月!这是第一个理由!”
“第二个理由就是跟风向有关了,东海在每年的十月到次年三月会刮东北风,而且风向稳定,所以在十月以后出兵,就能顺着风向直达倭国,省时省力!”
东海的季风气候,是朱四维高中地理学过的!
众人都有些惊讶,靠山王连沿海气候都了如指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