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皇帝龙体欠安,请速回京


  路过江西的时候,朱四维将随行的三百士兵一分为二,一队士兵们押着橡胶草先行返回应天,一队士兵则跟着他去泰和县。

  那边的杂交水稻培植是重中之重,他这次突然离开了两个月左右,按说那一批优质水稻应该也已经落袋了,目前即将进行第二步,他去看看才能放心。

  至于王保保,朱四维把他留在汤和那里了。

  南征军接下来还有两广和福建要平定,朱四维让王保保在军中效力,美其名曰为大明建功以换取自由之身。

  朱四维在泰和逗留了半个月,在此期间,一边当奶爸带跟小檀一起带孩子,一边在当地乡民里选了一些种庄稼的好手,给他们按照杂交水稻培育步骤进行专业培训。

  朱四维没有以身份压人,也没有以利国利民为借口对这些选出来的农民进行道德绑架,大家都要养家,都不容易,所以他给这些人都是有工钱的。

  是以,这些被选中的农民们也热情高涨,

  可惜的是杨愚已经回了德安,没有见到这小子。

  此时天都黑了,朱四维才带着一帮人从田地里回来,他一边走还在一边跟一个农民老汉探讨问题:“所以说,苗距也十分重要,太密了影响光照,太疏了又影响产量。”

  “大人这话在理!”

  “凡事都要掌握这个度啊!多不好少也不好!就是要刚刚好!”

  “老刘,你掌握个屁,你要是懂得掌握度,也不会天天晚上拉着你媳妇儿整活了,你看你这黑眼圈,明显过度了!”

  “哈哈哈哈,咱要是有老刘那样俏的婆娘,比他还会整!”

  “滚一边去,大人面前你在胡吣啥屁话!”

  朱四维有些无语,怎么好好地聊着庄稼突然就歪楼了。

  不管是生活在哪个时代的老百姓,对这种事儿聊起来都一样的兴致盎然。

  这大概是刻在人基因里的繁衍本能。

  一伙人说说笑笑到了村口以后分道扬镳。

  回到老宅子以后,小檀给朱四维打水洗脸,这丫头刚生完孩子,整个人都显得比以前丰腴了许多,尤

  其是胀鼓鼓的粮仓,让朱四维每每感叹:自己小闺女命好啊,从小就不愁粮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