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从最牛皇叔到科学圣人蓬蒿凡人
第199章 一篇文章逼退数千儒士
“宙然兄,你怎么了?”高维民发觉李齐平的异常,连忙出声问道。
李齐平好像瞬间就丧失了精气神,脸上皱纹都多了许多,他木呆呆地看向高维民,喃喃道:“至仁兄,为什么?为什么啊?”
高维民皱眉:“什么为什么?报纸给我,老夫看看到底上面写了什么了不得东西,能让你李宙然都乱了心神!”
高维民说着从李齐平手里抢过报纸展开看了起来。
“我有十惑问儒家!有疑惑就证明写这篇文章的文对我儒家精义理解得不到位,哼!老夫就来给你解惑!”高维民对头版这个加粗加大的标题嗤之以鼻。
他接着往下看:
“吾曾听闻如是之言:自大汉武帝以来,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始有汉室四百年江山;而后唐有科举,以儒家经义选官任吏,方有大唐盛世两百余年;两宋以来,儒道昌兴,先有二程后出朱子,才有=得大宋三百年繁华,以此推之,我儒家治国功莫大焉。儒学,世之显学,治国王道,尊之,则天下安定,国富民强;违之,则礼崩乐坏,天下大乱!士农工商,儒士乃四民之首,修德牧民之人,农者只知侍弄土地,商人唯利是图,工者奇技淫巧,儒士为尊,后三者贱,历朝历代,始有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一说!是以儒学为尊不可轻废,儒士特权理所应当!”
高维民暗暗点头,这番话乃是天下儒士的共识。
他再接着往下看:
“然则,在下驽钝,由此产生十个疑惑,请天下儒士解答。
第一惑:大汉以前,夏且不论,不管是殷商抑或大周,彼时孔夫子尚未降世,儒学未立,那殷商凭何得以延续国运六百年?大周凭何得以立国八百年?”
看到这个问题,高维民已经微微变色,他只能硬着头皮看第二问:
“第二惑:士人心中,自古以来言圣君明主者,莫过于三皇五帝,但三皇五帝不通儒学,何以乃是圣君明主?有此是否可以说:圣君明主并非一定要尊儒知儒?”
高维民脸上已经在冒冷汗了。
“第三惑:大隋杨家亦尊儒尊孔,为何昔二世
而亡?”
“第四惑:孔夫子座下七十二弟子,其中最贤者莫过于十哲,此十哲中有名子贡者,擅经商,以尊贵之儒士身份却自甘堕落操持贱业商事,那么子贡先贤是否误入歧途?孔夫子缘何不加制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