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朱元璋:我的心在等待(第2页)

  实在是比窦娥还冤枉!

  不过论对舆论的重视和运用,哪个朝代能比得过后世?

  所以,大不了就先来一场舆论战!

  道衍见朱四维脸色平静,暗暗纳罕:“王爷真就不担心?”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再说了,我跟你说过,我们迟早要跟儒家开战,这可不是低调蛰伏就能避免的!”

  两人正说着,突然后方发生了骚乱。

  朱四维骑着马过去一看,发现是他特别收养的一帮蒙古孩子之间发生了冲突。

  这些孩子都是他从大都的蒙古俘虏里挑出来的,年纪都不大,最大的也就十一岁,是一个名叫把都帖木儿的少年,最小的刚出生两月,还需要人抱着,名叫马哈木,是王保保的心腹大将浩海达裕的儿子。

  这些孩子朱四维在大都已经培养了一段时间了。

  他收养这些孩子自然不是母爱泛滥或者圣母基因作祟,他是要给这些孩子从小就灌输汉化教育,等长大以后投放到草原上去的。

  所以朱四维特别给他们请了老师教授汉文化,他自己亲自做思想教育,然后还给这些孩子请了语言老师,学习蒙汉双语。

  看到朱四维过来,这些蒙古孩子以及照顾他们的几个汉人妇女,立马齐刷刷跪了下来。

  “吴允诚,你是班长,说说怎么回事?为什么打架?”

  吴允诚是把都帖木儿给自己取的汉语名字。

  这些孩子在朱四维的要求下每个人都有一个汉人名字。

  把都帖木儿身体直挺挺地跪着,看向朱四维的目光里满是对强者的敬服:“回王爷,赵爱华刚才错叫了陈伟汉的蒙古名字,王爷您说过我们之间说话必须说汉话叫汉人名字,我以班长身份训斥赵爱华,结果赵爱华却顶嘴,我忍不住教训了他一顿,这小子竟然还敢还手!”

  “赵

  爱华!”朱四维看向这些蒙古孩子里个头第二高的蒙古小子:“晚上不准吃饭!另外,三字经罚抄十遍!”

  “是!王爷!”

  ……

  数天以后,朱四维一行穿过山东到了应天北郊的一个小县,此地距离应天已经不足五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