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制定战术,大元擎天柱王保保(第2页)

  汴梁就不用说了,朱四维全程都在主导,而南阳之战他虽然没有直接参与,但是火烧博望坡却是他出的主意,相当于远程参战,没见冯胜在给帅府的战报里把朱四维夸得天上有地上无的,就差直接跪了。

  所以这两场战役下来,朱四维已经在北伐军中建立了威望。

  朱标也摆出一副洗耳恭听的样子,他对叔爷几乎是无条件的信任。

  朱四维想了想,微笑道:“那我就说说,我的计划是将手里的士兵分成三部分,一小部伪装成元兵守城,第二部分伪装成攻城的我军,最大的一部则埋伏于城外三五十里处,等王保保带兵到汴梁城下,看到我军在攻城,他势必想要和城中守军两头夹击我军,等他和我军那一小部在城下交战的时候,城外埋伏的大军杀出,玩一招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彻底吞了这十万元兵!”

  最后四人商议以后,都觉得这个方案不错,然后四人又细致讨论半晌,完善细节,比如三部分兵马怎么分配,守城的元兵要不要为了真实把阿鲁温个放上去等等。

  三天以后,冯胜带兵赶到了汴梁。

  他留了五千兵马在南阳驻守,顺便从南往北肃清周边州县势力。

  所以带回来的大约有四万多人,加上北伐大军的十四万多人,总共就是十九万。

  从兵力上来说,明军这边已经占尽了优势。

  不过对方是王保保,所以不能大意。

  又过了两天,十万元兵在王保保的带领下已经抵达中牟,此地距离汴梁已经不足八十里,如果急速进军的话,一日便能抵达。

  到了中牟以后,王保保居然让大军原地扎营休息,他则眺望着汴梁的方向,若有所思有些迟疑。

  他到底是蒙元名将,很早就跟随父亲和舅舅在军营里打转,所以他牢记着舅舅察罕帖木儿的一句话:名将者,必要谨慎,因为一个将军,一个粗心大意,死的就是数万人!

  “丞相,怎么停下了?”副将浩海达裕过来躬身询问道:“现在才正

  午,我们距离汴梁也不过六七十里路程,如果让士兵们加把劲,肯定能在天黑之前兵临汴梁城下,到时候趁着夜色,正好突袭城外的明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