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从最牛皇叔到科学圣人蓬蒿凡人
第100章 你们听着,这是当朝皇叔(第2页)
这里就是大明皇帝每天早朝的地方,也就是著名的御门听政所在地。
奉天殿是三大殿的主体,也被俗称为金銮殿,只有在皇帝举行重大仪典和接受文武百官朝贺的时候才会用。
每日的早朝却并不是在这座大殿里,而是在殿外,露天的。
说实话朱四维在后世翻到这种明朝朝会制度的记载时,也很懵逼,他这才知道原来自己多年来都被古装电视剧给误导了,电视剧里那些皇帝动不动就坐在金銮殿里,然后太监一句有事起奏无事退朝,纯属瞎编。
朱四维其实一直疑惑朱元璋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个奇葩的规定,此时当事人就在身边,他便问出心中疑惑:“重八,听政为什么不放在奉天殿里?而是在这日晒雨淋冬天吹冷风的殿外?”
朱元璋笑得又得意又神秘:
“小叔父也有想不明白的事情啊!咱选择在殿外听政,有三个考虑:
其一,皇帝乃是天子,代天宣旨教化万民,那听政施政的时候怎么能看不到天?不受老天的监督?
其二,百姓为了生计哪个不是日晒雨淋,夏天顶着太阳冬天吹着冷风谋生?百姓可以,皇帝就不行?长此以往皇帝必会脱离百姓不知生活艰辛!琇書蛧
其三,奉天殿太大御阶太高,咱坐在上头跟底下群臣离得太远,群臣奏事就得大声吼,不然上面根本听不清楚,那些嗓门小的臣子多吃亏啊,所以咱索性就在殿外听政,如此一来,咱离大家近一些,臣子不用吼,咱也听得清楚!”
朱四维听完这三条理由,真是对大侄子佩服得五体投地。
正在这时,有太监掐着时辰,在广场上甩动鞭子,鞭稍抽打空气,发出啪的声音。
随后奉天门大开,文武百官分别以李善长和徐达为首,排成两队鱼贯而入,文官在东,武将在西。
朝臣们此时,立刻注意到了站在朱元璋身边的朱四维。
只不过,现场诸位大臣除了徐达和刘伯温以外,其他人并不认识朱四维,因此都在纷纷猜测其身份。
这人是谁?怎么站在皇上身边?
当然也有聪明人,如李善长,此公心思一动,已经猜到朱四维的身份了。
除了赵国公朱四维,他想不到还能有谁有此等殊荣,反正他自问自己没有。
很快,两班文武在距离御座大约十步左右的距离站定。
朱四维向徐达和刘伯温分别看了过去,算是跟这两个唯二的熟人打招呼。
刘伯温站在文官第四个位置,他的前面除了刘伯温以外,还有杨宪和汪广洋,此二人为参知政事。
刘伯温老神在在,见朱四维看过来便冲他微微点头算是打过招呼,朱四维也以点头回应。
至于徐达则冲朱
四维挤了挤眼睛,朱四维则下意识地向对方竖起了右手中指。
徐达愣了一下,不知道朱四维是啥意思?
奉天殿是三大殿的主体,也被俗称为金銮殿,只有在皇帝举行重大仪典和接受文武百官朝贺的时候才会用。
每日的早朝却并不是在这座大殿里,而是在殿外,露天的。
说实话朱四维在后世翻到这种明朝朝会制度的记载时,也很懵逼,他这才知道原来自己多年来都被古装电视剧给误导了,电视剧里那些皇帝动不动就坐在金銮殿里,然后太监一句有事起奏无事退朝,纯属瞎编。
朱四维其实一直疑惑朱元璋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个奇葩的规定,此时当事人就在身边,他便问出心中疑惑:“重八,听政为什么不放在奉天殿里?而是在这日晒雨淋冬天吹冷风的殿外?”
朱元璋笑得又得意又神秘:
“小叔父也有想不明白的事情啊!咱选择在殿外听政,有三个考虑:
其一,皇帝乃是天子,代天宣旨教化万民,那听政施政的时候怎么能看不到天?不受老天的监督?
其二,百姓为了生计哪个不是日晒雨淋,夏天顶着太阳冬天吹着冷风谋生?百姓可以,皇帝就不行?长此以往皇帝必会脱离百姓不知生活艰辛!琇書蛧
其三,奉天殿太大御阶太高,咱坐在上头跟底下群臣离得太远,群臣奏事就得大声吼,不然上面根本听不清楚,那些嗓门小的臣子多吃亏啊,所以咱索性就在殿外听政,如此一来,咱离大家近一些,臣子不用吼,咱也听得清楚!”
朱四维听完这三条理由,真是对大侄子佩服得五体投地。
正在这时,有太监掐着时辰,在广场上甩动鞭子,鞭稍抽打空气,发出啪的声音。
随后奉天门大开,文武百官分别以李善长和徐达为首,排成两队鱼贯而入,文官在东,武将在西。
朝臣们此时,立刻注意到了站在朱元璋身边的朱四维。
只不过,现场诸位大臣除了徐达和刘伯温以外,其他人并不认识朱四维,因此都在纷纷猜测其身份。
这人是谁?怎么站在皇上身边?
当然也有聪明人,如李善长,此公心思一动,已经猜到朱四维的身份了。
除了赵国公朱四维,他想不到还能有谁有此等殊荣,反正他自问自己没有。
很快,两班文武在距离御座大约十步左右的距离站定。
朱四维向徐达和刘伯温分别看了过去,算是跟这两个唯二的熟人打招呼。
刘伯温站在文官第四个位置,他的前面除了刘伯温以外,还有杨宪和汪广洋,此二人为参知政事。
刘伯温老神在在,见朱四维看过来便冲他微微点头算是打过招呼,朱四维也以点头回应。
至于徐达则冲朱
四维挤了挤眼睛,朱四维则下意识地向对方竖起了右手中指。
徐达愣了一下,不知道朱四维是啥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