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子江湖笑狂沙飞翔的鹰耿彪
第二百二十九章:杨家将威震川黔,后人叛乱(第2页)
同时兵部御史薛继茂主持劝降,以抚代巢,引为上略,委派招安大臣,遣往播州招降,应龙亦上书自白。
御史吴礼嘉弹劾兵部尚书右副都御史郭子章失职,责令其压回京师,问责降级,戴罪立功,以观后效。
万历二十一年,播州土司杨应龙和朝廷发生了第一次冲突,以杨应龙胜利结束,朝廷诏安,杨应龙不应,杀安抚大臣,其头颅,送进京师。
万历皇帝震怒,朝万历二十二年,春三月,江南直隶宣抚都指挥使,大将军武庭贤,副将军刘承嗜、赵壅,率九万大军从湖南岳阳、湘江之宾,兵分三路,沿湘西武陵山脉的群山里的古栈道进兵,翻越武陵山进入黔东山区,悄悄进入绥阳县大娄山脉,兵临播州城下,三路大军分东南、西南与西北围困播州城,突然出现奇兵围剿,杨应龙采用“声东击西”之计,以“佯令约降”为幌子,暗中“统兵据关冲杀”“拼死一摶”,杀出重围,引思南、思州黔东北和黔东田氏土司兵力支援,来了一个“反包围”,结果三路明朝大军大败,死伤大半,结果江南直隶宣抚都指挥使,大将军武庭贤战败被俘,副将军刘承嗜、赵壅战死沙场,血染征袍,战马裹尸。
杨应龙大败朝廷两次大军征巢,令朝廷上下大受震撼。两次征巢战败,朝廷也转变了对杨应龙的态度,从急性快速剿灭变为“择期进剿”,万历二十三年,接任的官员更是主张招抚杨应龙,屡次委派招抚大臣招安,下旨御封其为一等伯爵“黔贵王”一等“武威上将军,正二品。
面对朝廷的招安安抚,此时的播州土司杨应龙,也担心大兵再来偷袭,江南直隶宣抚都指挥使武庭贤、刘承嗜、赵壅九万大军偷袭围城,着实让杨应龙大吃惊愕,多亏思南、思州和田氏土司出兵支援,来了个反包围,才让其解除困境,因而积极认错,见好就收,他向朝廷立誓保证,如果自己能得到封王进爵,会竭尽全力为明朝保境安民,不会再为非作乱。
可是未出三个月,杨应龙派人勾结安南国之事东窗事发,结果朝廷再次启用降职的郭子章,委派原兵部尚书右副都御史郭子章为征巢总兵,三次进入四川重庆府,协同四川新巡抚聚兵屯粮,准备以再次征巢。
万历二十四年,恼羞成怒的杨应龙最终公然起兵反明,正式走上了反叛的道路。
万历二十六年,曾负责招抚杨应龙的四川按察副使王士琦,四川新巡抚兵马粮草,征巢总兵郭子章也被调往朝鲜战场征讨倭国侵略。
朝廷将兵力中心重点放在“朝鲜战役”上了,明神宗派遣辽东总兵李如松为提督,总兵郭子章,四川按察副使王士琦、兵部右侍郎宋应昌为经略,率兵四万余人,于当年隆冬跨过鸭绿江,进入朝鲜抗击倭国的侵略和占领,在明军四万余人和朝鲜三道水师提督李舜臣等的反击下,日军攻势遇阻,平壤之战就此打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