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1章 湘云和诗,贾蔷求救(第2页)

 神仙昨日降都门,种得蓝田玉一盆。 

 自是霜娥偏爱冷,非关倩女亦离魂。 

 秋阴捧出何方雪,雨渍添来隔宿痕。 

 却喜诗人吟不倦,岂令寂寞度朝昏。 

 其二: 

 蘅芷阶通萝薜门,也宜墙角也宜盆。 

 花因喜洁难寻偶,人为悲秋易断魂。 

 玉烛滴干风里泪,晶帘隔破月中痕。 

 幽情欲向嫦娥诉,无奈虚廊夜色昏。 

 贾环手中的炭笔沙沙作响,一挥而就,将两首咏白海棠誊写在雪浪纸上,不由得感叹史湘云才思之敏捷,盏茶功夫便成诗两首,虽然比宝钗和黛玉的那两首稍逊,但也是上乘之作,实在难得。 

 众人亦禁不住交口称赞,都说:“这个不枉作了海棠诗,真该要起海棠社了。” 

 史湘云得意地笑道:“上次开社我因故未至,明日是初二,便由我作个东道,先邀一社可使得?” 

 贾宝玉喜道:“这个更妙,只是云妹妹你今晚住在何处?” 

 薛宝钗搂住湘云柔笑道:“云丫头自然跟我住一块了,以前也是这般安排的。” 

 史湘云最喜宝钗,自然更愿意与宝钗一起住,笑嘻嘻地道:“我和宝姐姐琴妹妹一块儿住,行李都送到蘅芜苑了。” 

 “那明日可是在蘅芜苑起社?”贾探春问道。 

 薛宝钗沉吟道:“待今晚我和云丫头商量过再邀吧。” 

 贾宝玉显然很兴奋,上次他作的计压尾,这次终于有机会扳回来了,笑道:“在哪里起社都行,只是云妹妹还没有外号,须得起一个才行。” 

 一面又把大家当初取外号的经过说了一遍,史湘云听完后为难地道:“那我取什么好?我住的地方很普通,也没有楼阁亭榭什么的。” 

 林黛玉提醒道:“怎么没有,先前听外祖母闲聊时提起来,她出阁前住的地方叫枕霞阁,现在自然归了你,即便是原府邸拆了卖了,终归也曾有过,何不就叫枕霞旧友?” 

 众人眼前一亮,都说这个号取得好,于是湘云的号便定为“枕霞旧友”。 

 接下一来,众人又把海堂社第一次起社时,众人所作的诗一一念给史湘云听,后者听完后也是赞叹不已,只恨不得马上就到明天,立刻又起一社。 

 且说众人又聊了一会儿,那边贾母亲便派人来找了,于是大家又一道往贾母屋里去。 

 贾环给贾母和王夫人请了安,又略坐一会便离开了,叫上石头、沐野和金宝三人,乘马车离开贾府,直奔金陵会馆而去。 

 此刻的金陵会馆空空荡荡的,因为绝大部份人都去午门外参加游行集会了,不过会馆内的灵堂还在,偶尔有远道赶来的书生进去上香,上完香又匆匆赶往午门去。 

 贾环这地才得知原来昨晚死掉的举子竟是南直隶的张鑫,这个名字他有点印象,好像也是去年的新科举人,不过他跟此人并不熟,只是当初参加鹿鸣宴时有过一面之缘。 

 终归是同年一场,贾环便走进灵堂上了一炷香,正打算离开,恰好遇上了从外面回来的卢象升。 

 “子明来了!”卢象升表情沉重,见到贾环也殊无喜色。 

 贾环点了点头道:“听说昨夜没了一名举子,本想来找建斗打听一下的,谁知竟是咱们南直隶的同年举人。” 

 卢象升叹了口气道:“张鑫同学太倒霉了,上月随同张溥他们到左掖门前请愿,结果被东城兵马司用水龙驱赶,张同学本来就体弱,淋了一身湿回来,当晚便发起了高烧,虽然请了大夫吃药,却一直不见好转,近日病情突然加重,昨晚万家团圆之夜,他竟与世长辞了,实在让人扼腕!” 

 卢象升一边握紧拳头,一边面露愤慨之色,要不是叠翠书院有规定,不许参加东林书院发起的政治运动,此刻他已经在午门参与游行了。 

 贾环皱了皱眉,果然不出自己所料,张溥借着张鑫之死抬棺游行,掀起了一波更庞大的舆论运动,说得好听点是申张正义,为民请命,说得不好听点就是“物”尽其用,吃人血馒头。不过不得不说,张溥此人确实牛比,能力杠杠的,审时度势,及时把握时机推波助澜,这种人物将来若进入朝堂,绝对是翻云覆雨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