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章 缘由和亲(第2页)
三人重新坐下,张芝龙喝了一口葡萄酒,又往火炉里丢了几块木炭,将火给烧旺了,这才沉声讲述起来:“柳齐两家本是世交,大师兄与齐婉若姑娘青梅竹马,情投意合,两家本来已有意结亲,只等乡试之后便成就好事。
那一年乡试,就是我们院试之后的第二年,子明你那会已经扶灵南下了,并没有参加这年的乡试,我和大师兄都参加了,我没中,不过大师兄中了,还是第二名亚元。
这本是好事,眼看大师兄就要双喜临门了,偏偏这个时候,齐姑娘却被礼部的选婚使看中了,由忠顺亲王亲自收为义女,加封郡主,不到一月就送往哈密和亲,嫁给了新任的哈密王。”
贾环不由恍然大悟,叹道:“难怪大师兄会变成如今这般。”
张芝龙叹道:“大师兄和齐姑娘两小无猜,情投意合,郎才女貌,本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可惜造化弄人,皇命难为违啊。自那以后,大师兄便每日借酒浇愁,意志消沉,无论家人师友如何规劝都没用,实在没办法,家里便给他安排了另一门亲事,女家的身份相貌都极好,可是大师兄却瞧不上,逼急了便跑到寺里削发出家。
最后家里只能妥协,把这门婚事给退了,此后大师兄提出了外出游学,不准备参加第二年的会试,还好,家中长辈开明,思虑再三后同意他外出游学散心,反正他那时的状态,即便参加了会试也肯定考不上的,还不如试着让他换个环境,或许能从旧事中走出来也说不定,岂料大师兄这一游学便游了差不多两年!”
贾环插嘴道:“大师兄可是去了哈密?”
张芝龙点头道:“那两坛葡萄酒就是他从哈密带回来的。”
卢象升叹道:“没想到大师兄竟情长于斯,只不知他去了哈密,到底见着齐姑娘了没。”
张芝龙苦笑道:“不清楚,但愿他是见着了吧,反正大师兄从哈密回来后又黑又瘦,比现在更放浪形骸,连父母都不敢认,养了数月才恢复如今模样,而且也无心科举,向山长申请成为书院的教习,每日除了给师弟们讲学,就是种花养草
,家里怕他又不辞而别,又或者削发出家,倒是不敢逼他参加科举,只能放任不管了。”
张芝龙沉吟了数息,又叹道:“我本以为再过些年,大师兄便会淡忘一切,完全从过去中走出来,岂知刚有点起色,齐姑娘竟然……香消玉殒。”
卢象升禁不住握腕叹道:“自古红颜多薄命,为之奈何!”
贾环怜悯地看了一眼床上昏睡的柳毅,这出爱情故事实在太虐了,如果是在大明,大师兄理应不会遭遇此等悲剧。
因为纵观历朝,大明虽然并不算是最强大的,但无疑却是最硬气的,即便强盛如汉唐,同样得靠着和亲的手段来笼络周边的国家,但是大明却有气魄拒绝和亲。
终有明一代,都在奉行“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祖训,而且明朝的皇帝确实也做到了,京城被李自成攻破后,崇祯皇帝即便上吊自尽,最终也没有接受大臣们的建议,离开京城南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