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8章 斗诗(上)(第2页)

 贾环就知道这些家伙还不服气,如今不过是想换诗词找场子罢了,嘿,既然尔等自取其辱,那便成全你们好了,但嘴上却故作为难道:“在下并不擅长诗词,就不献丑了,诸位同学尽兴。” 

 吴昌时闻言眼前一亮,你小子既然不擅长诗词,那就再好不过了,又岂能让你落跑,且看我报那一箭之仇,于是立即道:“贾同学过谦了,身为头名解元,又岂会不擅长诗词?乡试第一场便考了一首五言八韵诗,若贾同学不擅长,如何拿的头名?” 

 “是啊,贾同学就不要藏拙了,且拿出真本事来。” 

 “对对对,贾同学不作也行,把这一坛酒喝光,然后充作侍者,为我等把酌斟酒。”张溥等人纷纷出言激将。 

 在众人的强烈要求下,贾环只好“勉为其难”地答应了。吴昌时等人见到贾环终于被逼梁山,不由暗暗摩拳擦掌,准备找回场子,只有卢象升再次为他们默哀。 

 主席那边的孙承宗等人似乎也留意到这边的动静,均停了杯筷往这边望来。 

 张溥等人显然留意到引起了大人物们的关注,于是更加兴奋了,恨不得在诸位大佬们前一展才华,好扬名立万。 

 那贾雨村却与同席的官员笑道:“张溥等人与贾子明斗诗,恐怕要吃苦头了。” 

 “哦?府尹大人何出此言?莫非贾环此子诗词作得特别好?”有人立即提出了疑问。 

 贾雨村捋须吟道:“山近月远觉月小,便道此山大于月。若有人眼大如天,当见山高月更阔。大家觉得此诗如何?” 

 “这个……还行吧,不是特别出彩,但胜在角度新奇。”一人答曰。 

 贾雨村笑道:“此诗正是贾子明约莫四五年前所作,当时年未及八岁吧。” 

 此言一出,在座顿时响起一阵啧啧的惊叹声,八岁小童能有如此眼界,确实非同不般。 

 此时贾雨村又吟道:“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丝纶一寸钩。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独钓一江秋。这首诗亦是贾子明所作,大家以为如何?” 

 孙承宗眼前一亮,问道:“这首莫非也是贾子明四五年前的旧作?” 

 贾雨村笑道:“约莫三年前吧,本官也是从应天巡换林如海那听来的,据闻当时如海兄正与友人在江上垂钓,而贾子明也在场,于是考究他一番,贾子明便当场作了这首诗。” 

 众人不由恍然大悟,原来是即景成诗啊,这个很考究捷才,更难得这首诗还写得那么好,一人独钓一江秋,此句乃点晴之笔,意境全出,仿佛让人身临其境一般,妙极! 

 梅玉成禁不住道:“如此看来,贾子明确实诗才了得。” 

 孙承宗微笑道:“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大家且看如何!” 

 众人都笑着转身向贾环那席望去,兴致勃勃地吃瓜看戏。 

 那边的张溥等人正卯足劲头,准备把贾环灌醉,根本没听到孙天宗等人的讨论,否则绝对不会像现在这般信心十足了。 

 且说此时张溥已定下了规矩,出一诗题大家抢作,不限诗词,最先作出来者免罚,其余同席之人各罚酒一海碗,为以示公正,由席外人出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