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1章(第3页)





    过年时,林致远跟杨芝兰说的大事就是到沪市购买股票发行证。




    1992年,沪市发行股票认购证,是全国最早使用股票认购的方式。在发行之初,股票认购证30元一本,只面对沪市本地户口,无限量发行,全年有效。全年打新,多次摇号,反复中签。但让所有人没想到的是股票发行证的销售十分冷清,只发了预计发行量的四成。30元1份的股票认购证价格并不低,人们开始精打细算,这30元1份的认购证,如果不中签那等于将钱捐给了福利会,如果中签了,也只能股票30股(面值10元1股,后来统一拆细为1元1股,即300股)。这认购证成本就摊到了这些中签的股票上了。如买10份只中一份,那每股就要增加1元。根据当初的判断,买几份其功能相当于买彩票,碰碰运气,而要保证中签,最好买联号的100份或1000份,这可是一笔在当时不算小的数字。




    习惯于算小账并没赚过大钱的沪市人,当时全被这高价的认购证吓退了。更多的人搞不懂,这30元1份的认购证怎么比股票的价格还要高,1元1股的股票发行价才6-8元,可认购证却要3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