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第2页)





    这台进口轧机已经运行两个多月了,目前看来,状况良好。




    革钢大公司势必要在其他工厂推广这款新型轧机,怎么推广?难道还要用宝贵的外汇去外商那里购买吗?




    不存在的。




    已经有一台现成的在那放着,还浪费那钱干嘛?研究啊!仿制啊!




    这年头人们也没什么知识产权的概念,拿过来照搬照抄就得了,如果再机灵点,还可以在原轧机的基础上搞点小创新。




    这种事以前也不是没干过,要不然在改革开放之前那些年里,革钢这些生产设备是怎么来的?




    果然,徐大友一开口,答案就和焦乐山、石茂才猜测的一样。




    “官儿还不踩病人呢,老方既然住院了,这事就不能再麻烦他了,设备科的工作必须要再找个人抓起来,特殊时期,这个人必须得熟悉新轧机的全面情况,要来之即战,战之即胜。老焦,你是去沪钢学习小组的组长,你说派谁去设备科合适?”




    焦洛山想都没想,“如果仅从新轧机的角度考虑,林致远是不二人选,他是对新轧机了解最深的人,就连我都自愧不如,当然李涛也可以,以他俩的工作能力,无论是谁,都能把设备科的工作挑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