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三章 相逢不识


你跟我讲佛法,我就跟你讲律法。


讲佛法,我不行;但是讲律法,你差得远。


大周的佛法职业资格考试,难度极高,分为名词解释、佛经填空、经文默写、实际应用、佛理阐述等题型,要想考过,若非天赋过人就是长期学习。


看静修……不对,还是只能叫王大光,看他刚刚那模样,便知道他肯定是通不过大周佛法职业资格考试的。


虽然这个职业考试,目前只在京畿地区试行,但大周律适用于大周境内所有的国土。


“这位小施主,只要心中有佛,无论是否有度牒,都是我佛门弟子。”


诡辩之术,舌灿莲花。


不过这种话术对于杨清源来说没有任何意义,他当年也是国际大专辩论赛成员,还在公诉科待过。


这种话术是最没用意义的事情,难以让人心服。


“大师说得有道理,但是法不容情,大觉寺自明日始开始停业自查,严肃清查寺内没有度牒,私自出家之人,查实一个,查处一个!王大光未经佛法职业资格考试,私自出家,交九华县衙定罪处刑。”


杨清源也没有和慈静去辩论出家之前的罪责到底能不能一笔勾销。


直接从定义上,就否认了王大光的出家行为。


慈静虽然面上依旧是云澹风轻的模样,然其眼中的阴霾之色已然难以掩饰。


眼前这个书生气度不凡,举手投足之前似乎自有一番潇洒贵气,所言之间又是最新的大周律,再观其言谈,必然与大周官方有所关联。


不过看他的年纪,应该也不是什么大官。


慈静矜持一笑,“阿弥陀佛,看这位施主所言有理,只是我九华山大觉寺,归丹阳郡直接管辖,九华县的县尊怕是不能惩处我等。”


从古至今,凡从仕途之人,或多或少都会信鬼神气运之说。


包括,至圣先师曾有言,“子不语怪力乱神……”


夫子不想说话,把人打得神志不清……这个翻译肯定是有问题的。


先师的原话是,子不语怪力乱神,非不信也,敬鬼神而远之。


子不语怪力乱神,是因为要对鬼神保持敬畏,担心因言语不慎而冲撞了他们。


先师对鬼神的态度如此,况于他人乎?!


丹阳郡太守也算是佛门信徒,对于佛教四大名山之一九华山也是崇敬,每逢家中有事,总是请九华山上的高僧前往做法事。大觉寺和他的关系便不错。


看到慈静矜持的笑容,杨清源也是一笑。


“无妨,即是如此,我给内阁去书一封,让内阁交太常寺监督州里把这件事给办好。”


“……”


慈静对于大周官场只是了解个大概,但也听出杨清源这话里的意思。


内阁不用多说,大周目前最高的行政机构,自从麟德天子登基之后,对朝廷进行了改制。


天子依旧是大周最高权力的象征,但在具体行政事务之上逐渐退居幕后,由内阁代替天子处理具体的行政事务。


而太常寺为大周九寺之一,掌陵庙群祀,礼乐仪制,天文术数衣冠之属,佛寺道观也在太常寺的管辖范围之内。


这年轻公子这一波,是直接把这件事情捅到了天上去了。


饶是以慈静的佛学修为,也不知道这个时候该说些什么来缓解现场尴尬的气氛。


“阿弥陀佛!”慈静闭目之后,不再理会一旁挣扎的静修和尚,转身离开了此地。


玄澄一脸无所谓,张博云在慈静转身离开走远之后,才轻舒了一口气。


佛门这些人固然被道门压制,被皇室不喜,但是其依旧是天下最大的宗教势力。


九华山身为佛教四大名山,其中也是高手如云。


这个慈静绝不是九华山上唯一的洞玄境。


若真的细究起来,九华山上的高手绝对是胜过正道八大派之一的点苍的。


比如少林派,千年底蕴,但更多的是佛门北派推出在江湖上的代表。


“老杨多谢了!”玄澄似乎不跟杨清源客。


别看玄澄大师胡子拉碴的,不修边幅,但其实人家还是很年轻的。


只不过杨清源的先天无极功驻颜有术,所以才看上去比杨清源大一轮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