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七十七章 传讯南疆(第3页)

 “可杨侯七日之前已经带着大队高手进十万大山了!”

 围剿血河宗之事,在朝廷之中也属于绝密,没几个人知道详情。张哲自然不会知道杨清源的具体行踪,只是知道杨清源正在西南边陲之地。

 “这可如何是好,那我可以进山去寻找杨侯吗?!”

 张哲急了,他手中的情报十万火急,必须要立刻向杨清源送达。

 “南疆十万大山之中,处处迷障,你一个人进去只怕最终迷失其中,且杨侯此次进山乃是为了一举解决邪宗,你若是贸然进山恐怕会破坏杨侯的计划。”

 “……”

 “你且在此稍等几日,一旦我等和杨侯的通讯恢复,我们便立刻带着你去见杨侯。”

 张哲虽然十万火急,但现在也没有了其他办法,只能在玉龙城中再等了七日。

 直到七日之后,杨清源和玉龙城中高手的通讯才恢复,可杨清源因为要处理血河宗余孽的事情,并未回归玉龙城,张哲只能在数名高手的护送前往十万大山之中将情报面呈杨清源。

 在张哲见到杨清源的时候,杨清源刚刚处理了血河宗的分坛。

 这时的杨清源已经处理了几十章的血河宗余孽,清理不完,根本清理不完!

 “学生大理寺灵风密探,见过院正!”

 张哲,大理寺刑律学院第二期成员,杨清源曾经亲自授过课的学生。

 “我记得,你是张哲,当时情报分析学和轻功都是优等,毕业之后应该是去了广闻司吧!”

 张哲见杨清源还记得自己,神情激动,“没想到院正还记得卑职这个不成器的学生。”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杨清源见到这一幕,有点能理解当年蒋校长的心态了。

 师生之谊一定是华夏文化之中最牢固的关系之一。

 天地君亲师,为古代祭天地、祭祖、祭圣贤等民间祭祀的综合,也是刻在华夏人骨子里的价值观取向。

 敬天法祖、孝亲顺长、忠君爱国、尊师重教……

 “卑职奉命有绝密情报上呈大人!”

 张哲的称呼从院正变成了大人,从学生变成了卑职,说明从私人问候变成了公事汇报。

 杨清源接过了装着情报的卷轴。

 类似于这等绝密,是以大理寺特制的卷轴所装,只有高层才知道解开卷轴的方法,若是强行打开,其中的情报便会自燃成灰烬。

 杨清源从其中取出情报之后,逐字逐句地往下读。

 其中所记载的事情非同小可,但却并没有震惊到杨清源。

 这是他早就预料过会发生的事情,甚至和王华、十三推演过数次。

 赵王谋逆只是时间问题,无论如何他一定会反。

 故而,杨清源在看到赵王谋反,声势浩大的时候,并没有任何的反应。

 这本就是在预料之中的事情,无论是王华和十三都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

 十三虽然年纪较小,但是他的智慧、心性都是不凡。

 而王华自不待言,刚过不惑之年,就执掌了朝廷中枢之权,其能力才学都是当世顶尖之流。

 还有内阁的成员、六部尚书、六军都督府,这些人都是当世人杰。世上并非只有他一个能人。

 只要朝廷没有遭遇一次巨大的惨败,杨清源相信以这些人的能力足以对付赵王了。

 就连赵王联合北乾这一节,杨清源在推演之时也想到了。

 但那又如何,他在北乾种下的种子——梁王府已经发芽了!以北乾小皇帝的能力想要对付梁王府,很难!

 除非魔师宫等势力不再支持梁王,全部效忠北乾可汗,否则他拿什么对付梁王府?!

 只要梁王府还在,就不可能对大周的北境造成太大的威胁。

 这一刻,杨清源只觉得自己是诸葛附体,留侯在世,就差一把羽扇。

 羽扇轻摇之间,运筹帷幄,决胜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