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医生,别怂!手握寸关尺

第143章:天赋vs经验!(第3页)

  但是,如果不去尝试,不去坚持,你怎么会有进步呢?

  而且,你是医生,你要做的就是诊治患者,畏惧其他干什么?

  一旁,远处!

  杨鸿年看着陈南三番五次继续上台,内心被触动了。

  他也想上去!

  但是他怕。

  他看着周围的这些专家们,内心没有底气,他怕错了,怕被笑话。

  可是……

  为什么陈南会上去?

  一而再,再而三!

  哪怕前面都是陶老、郑老这些大佬,陈南依然不为所动呢?

  陈南为什么不怕?

  这一刻!

  杨鸿年忍不住叹了口气。

  他用手拍了拍自己的脸,都是这一张臭脸啊。

  杨鸿年苦笑一声。

  谁会在意自己?

  为什么要害怕呢?

  之前也是,畏手畏脚,前怕虎后怕狼,最后被虎狼分尸。

  往前走走,说不定自己比自己想的要优秀呢?

  说不定自己是武松能打死老虎呢?!

  为什么不去尝试呢?

  这一刻,杨鸿年内心羞愧不已,却也被陈南的勇敢给震撼到了。

  杨鸿年没有注意到,陶训义正在看着自己,这是……嘴角露出欣慰的笑容。

  说实话!

  杨鸿年作为小弟子,自己却是有些宠溺了,或者说是纵容了。

  但是,陶训义很清楚他的缺点。

  死要面子,活受罪!

  可是……

  他根本不知道一点,面子,不是别人给的,是自己争取来的。

  你越是在意脸面,你的脸面,也就只有你在意罢了!

  成功的人,都在不要脸这个领域,有其过人之处!

  希望陈南能让你进步吧!

  说话间,陶训义再次看向陈南,满是欣赏。

  ……

  此时!

  陈南再次把手搭在手腕之上的时候,深吸一口气,嘴里默念“读缓字法”。

  这是三指禅中,对于诊脉的心静要求。

  焚香跌坐,静气凝神,将缓字口诵之,心维之,手摩之,反复而详玩之,久之,缓归指上。

  以此权度诸脉,了如指掌!

  陈南来不及焚香,只能尽力静心屏息凝神。

  随后!

  他开始了自己的把脉。

  这一次,陈南感觉到了不一样。

  无病之脉,不求神而神在,缓即为有神也。

  陈南这一次,感觉到了异常,在人迎寸口之处,脉象虽然应指和缓,往来也很均匀!

  但是……

  缺乏一个“神”字!

  脉,贵有神也!

  神,就是自然,应如:露颗圆匀宜夜月,柳条摇曳趁春风一般。

  要“如初春杨柳舞风之象。”

  但是!

  患者没有!

  陈南眉心豁然开朗。

  虽然匀称,但是无神。

  为什么无神!

  陈南继续探究!

  病位在何处?

  病机是何理?

  豁然!

  陈南眉心一喜。

  找到了!

  原来如此。

  陈南豁然开朗。

  难怪会如此,明明有怪病,却找不到踪迹所在。

  呵呵,真的太会藏了。

  而此时!

  一旁的陶训义看着陈南突然笑了,顿时眼睛一亮。

  “小陈,你找到了?”

  陈南笑了笑,点了点头。

  郑易复更是瞪大眼睛:“是什么原因?”

  李光明也是好奇的看向陈南:“是怎么回事?小陈!”

  周围的专家们,包括杨鸿年在内,都显然有些难以置信的看着陈南。

  他怎么可能?

  而杨鸿年的内心,对于陈南,却无比的相信!

  他相信陈南能做到。

  王珩走了过来:“陈医生,你知道怎么回事吗?”

  陈南笑着说道:“我也不敢说有百分百把握,只能说可能性极高!”

  陶训义是个急性子:“小陈,慢慢说!”

  “这么多专家,正好讨论不是吗?”

  陈南点头:“天下怪怪奇奇之症,诊其脉,依然园静和平,却无神者,有一种可能!”

  陶训义忽然瞪大眼睛,忽然脱口而出:“老痰?!”

  郑易复和李光明几乎同时说道:“老痰!”

  而……

  台下不少人蒙了!

  老谭?

  老坛?

  杨鸿年几乎不假思索的想到了一个词:“老坛酸菜面?!”

  陈南点头:“嗯,我怀疑是老痰!”

  陈南继续说道:“《三指禅》记载,痰之名不一,其源亦不一,皆足以变脉,惟老痰隐伏于肠胃迥薄之处,不关五脏,不伤六腑,故脉不变!”

  “但是,老痰虽然不伤五脏六腑,却隐伏于肠胃迥薄之处,能阻遏五脏六腑之神,这是可以在脉象中体现出来的!”

  这句话说出口。

  陶训义顿时瞪大眼睛,不可思议的看向陈南!

  “你能……感觉到脉象有无神?”

  郑易复面色凝重,一言不发,而是紧紧的盯着陈南。

  李光明站在那里,虽然面色淡定,但是……内心却如同惊涛骇浪一般,久久无法平静。

  脉,贵有神!

  脉,难于神!

  这说的就是,脉诊真正的难出,就在这个“神”字。

  无病之脉,不求神而神在,缓即为神在,但是缓却不是神。

  所谓神,指的是脉的精髓。

  正如一个人,看着身体强壮,但是不精神!

  这个意思。

  人如此,脉同样如此。

  但是,想要用双手,感知到这种神,却太难了。

  需要多少临床经验?

  需要经多少患者?

  陶训义沉浸此道一辈子,也只是刚刚抓到了尾巴。

  郑易复和李光明,也只是堪堪感受到了其中的存在。

  但是!

  陈南,却摸到了。

  所以说,他们能不震惊?

  听见陶训义的话,陈南点了点头,却又摇了摇头:

  “若有若无。”

  “不怎么灵光。”

  “需要多试几遍才能清楚。”

  听见陈南的话,这一下子,陶训义委屈的快要哭了。

  你多试几次就行!

  我他么……需要弯弯绕绕,从其他地方感受,好不容易推断,而且是那种明显的才能感知到。

  这……就是天赋吗?

  不得不说!

  脉诊,还真的讲究一个天赋。

  毕竟,每个人的手指触觉不一样,内心感知力也不一样。

  脉诊,讲究一个“心眼”。

  这个心眼,就是以手为度,以心为眼,却看脉象。

  如果天赋使然,悟性很好的人,对于脉诊,是很容易高深的。

  历代医家中都不缺这样的天才!

  朱丹溪、王叔和、吴正论、叶天士……这些可都是天赋异禀的人啊!

  你以为那些《脉经》啊、《病因脉治》啊……这些经典是怎么写出来的。

  为什么很多人看了以后看不懂!

  毕竟,不是每一个人都是怪物啊!

  这就如同画画一样,需要的是天赋!

  这一刻,陶训义欲哭无泪。

  他一直以为,自己就是这个时代的王叔和、朱丹溪,现在看来……自己是个屁啊!

  哎……

  太委屈了。

  看到陈南之后,陶训义竟然心生一些挫败感。

  这种感觉好不舒服啊。

  陶训义感觉就是自己当了一辈子天才……以为自己是主角,结果……到老了,才发现……

  主角才刚刚出道?!

  我是一个配角而已!

  好伤心啊!

  而此时,下面的众人,还有些不明所以。

  中西医结合医院的院长王恒更是瞪大眼睛,一脸懵逼。

  “这个……打扰一下。”

  “陶老,这老谭……是谁?”

  陶训义苦笑摇头:“老痰,说的是一种病症。”

  “怪病多因痰生!”

  “这个痰,说的是痰饮的痰,但是,普通的痰饮,是会呈现出不同的脉象的,唯独老痰,藏于深处,不易找寻,而且不关五脏,不伤六腑,所以,舌脉基本找不到原因!”

  而此时,听见陶训义的分析,台下的专家们纷纷点头。

  “哦!”

  “原来如此啊……”

  “老痰……”

  但是,杨鸿年站在其中,看着一个个纷纷恍然大悟的众人,有些慌。

  我曹……你们都会啊?

  就我不懂?

  老痰我懂,45年的老痰我也有。

  关键是……这为什么会导致这些怪病呢?

  现在,摆在杨鸿年面前有两个选择。

  第一:不懂装懂,反正……不懂得肯定不是我一个,大家一起做南郭先生!

  第二:问吧,丢人有什么坏处?不耻下问可是自己的优点啊!

  想了想,杨鸿年举手问道:“我有个问题,老痰是如何导致这些疾病的呢?”

  “病机是什么?”

  顿时!

  伴随着一个异类的出现。

  这一窝人不吭声了。

  而陶训义看见杨鸿年提的问题,顿时笑了起来,他很欣慰。

  很开心!

  杨鸿年能走出自己的内心尊严圈很不容易。

  陶训义开心的解释道:

  “这是因为,老痰容易蛰伏与迥薄之处,这就在三焦之中,心包络之围!”

  “心包和三焦经是互为表里的,但是,全都是……俱有名无形!所以,这个位置,我们后来讨论,就是迥薄之处!”

  “《灵兰秘典》称心为君主,《二十五难》称包络为心主。

  盖心主有形之君,包络是无形之主。

  柱下史云:“常有欲以观其徼,常无欲以观其妙”

  说的就是心包的奇妙之处。

  但是,心和心包经,却是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包络之经,起膻中,因包络动则喜笑不止神明乱,与十二官内膻中喜乐出焉相吻合遂以包络即膻中!”

  “所以,老痰,多生怪病!”

  杨鸿年闻声,点了点头。

  台下众人不少都是恍然大悟。

  表示学到了不少东西!

  “原来如此!”

  “对啊,迥薄之处原来是这个道理!”

  “原来我对三焦和心包经有所误解啊!”

  ……

  杨鸿年撇了撇嘴,就知道……

  南郭先生一大堆!

  刚才点头,点个毛线啊……

  一群滥竽充数的家伙。

  这能当大家?

  切!

  而此时!

  王珩显然是听不明白了!

  什么心包,什么三焦,什么神明……

  中医可真的能扯淡啊……

  完全听不懂怎么办?

  不过,王珩最关心的是……小袁这个疾病,能不能治疗!

  王珩连忙问道:“陶老,小袁的病……能治好吗?”

  陶训义忍不住笑了起来!

  “这个病啊……”

  “难点,不在治疗上。”

  “真正的难,就难在诊断上。”

  “哎!”

  “多亏了小陈啊。”

  “若不是他,今天我们这一群人,可能都要败兴而归了。”

  陈南听着陶训义刚才的那一番分析,内心震撼不已。

  这才是高手啊!

  中医理论信手捏来,中医经典出口便是。

  这都是多少年积累换来的。

  自己的路……还很长啊。

  虽然自己能通过脉诊给出来是老痰。

  但是!

  自己能圆满的阐述患者的病理病机吗?

  显然是不能的!

  陶训义笑着说道:“小陈,如果让你来治疗,你会怎么治疗患者?”

  陈南闻声,若有所思!

  “礞石滚痰汤!”

  陶训义呵呵一笑:“不错,不错!”

  “就用这个治疗。”

  王珩闻声,点头决定试试。

  但是,患者发病,并非一直发作,所以疗效只能后续观察了。

  此时一番会诊,已经到了晚上八点多。

  众人纷纷离去!

  而陈南看来,奖励显然不可能一下子就送到了。

  一行人准备离开的时候。

  杨鸿年笑着走到了陶训义身边:“老师,您真厉害!”

  陶训义冷哼一声:“我不是你老师!”

  “我才不要你这么丢人的学生!”

  “不耻下问!”

  “你瞧见没,全场就你不会。”

  “丢不丢人!”

  虽然在骂,但是陶训义却是笑着说出来的。

  杨鸿年讪讪一笑,连忙赔笑。

  这个时候,陈南从厕所出来了,陶训义脸色一变,直接踢走杨鸿年。

  假装不认识!

  杨鸿年被突然踢了一脚,正要生气,一看是陈南出来了,连忙委屈的躲闪开。

  你个该死的陈南……有你在……我老师都不认我了!

  只是……

  陈南却收到了一个差评。

  

  ps:大家不要以书中作为基础,因为说句实话,我写个普通的胃疼,大家都能看了,主角怎么装逼啊?琇書網

  我找到的都是那些疑难杂症,鬼知道我买了多少本书。

  就连道家典藏的那些古脉、气功……都找来了不少。

  说实话!

  写这本书,真的很累,很辛苦,得查很多资料。

  不能胡诌乱扯,这他妈的是中国精粹啊,我要是乱写了……太尴尬了。

  最后……

  还是希望求一下月票,拜托了!

  目前600了快,1000加更!

  ------题外话------

  感谢太平石笑大佬的10000打赏,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