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道士下山(第3页)

  可以说,授过箓的道士,才真正掌握了符法。

  然而能够授箓的门派少之又少,最有名的,便是符箓三宗——即天师(龙虎山)、上清(茅山)、灵宝(阁皂),换句话说,如果不是这些大门大派的道士,基本是没资格授箓的。

  手中无箓,无法发挥符法真正的威力,我若得箓,就像师父说的那样,只需一道符,便可让李梅魂飞魄散。

  我翻开这本秘籍,只看了两眼,便惊的接连倒吸凉气。

  正常的授箓,需要看道士的八字、品行、法位和慧力,而且授箓的等级,也要从低到高。

  拿大家熟知的龙虎山举例,道士初次授箓,授《太上三五都功经箓》,属六、七品职衔;

  第二次加箓,升授《太上正一盟威经箓》,属四、五品职衔;

  第三次加箓,加授《上清三洞五雷经箓》,属三品职衔;

  第四次加箓,加授《上清三洞经箓》,属正二品职衔;

  第五次加箓,晋升《上清大洞经箓》,属正一品职衔,通常只有天师能得此箓,民间流传的“天师度”,指的就是此箓。

  可以看出,授箓不光看天分,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但修行师父给的这本《天授宝箓》,则是可以得到涵盖世间所有宝箓的“天之箓”,一步到顶。

  不仅如此,其他道士授箓,能沟通的神明,数量极为有限。

  比如你得到的是雷部神仙的名录,使用与雷有关的符法时,可使符法威力大增,但使用与火有关的符法时,便没了加成。

  但《天授宝箓》同样打破了限定,得“天之箓”者,只要是在天庭和地府登记在册的鬼神,他们的力量,都可以借用。

  这还不是最逆天的,寻常道士使用符法,除了授箓外,还要遵守七戒和五忌。

  此外,在画符前,要先清除杂念,聚精会神,以神咒净心、净身、净口、净坛、净天地。

  画符时,更是要符、咒、诀、罡相互配合。

  画完符,还要敕符、盖印、过香,最后还得结坛送圣。

  可以说,画一张符,需要耗费很多时间。

  那种随手两笔就画好一张符的道士,九成九可以认定是招摇撞骗的江湖骗子。

  而得到“天之箓”的人,这些步骤可以全部省掉,只需一支能写出字的笔,别管是毛笔、钢笔还是水彩笔,都可以把符画出来。

  假如持箓者修为很高,甚至能以指为笔,以天地灵气为墨,随手一挥,就是一张完美的符。

  翻完最后一页,我脑子里跑出来的第一个想法是——这书是假的吧?

  可就在我准备再看一遍时,我震惊的发现,我手中的秘籍,不见了!

  我傻了眼,急忙起身,左看右看,哪里还有秘籍的踪影。

  奇怪,书跑哪里去了?

  就在我百思不得其解时,我的右手掌心忽然一热,我赶紧把手翻过来,只见我的掌心中,有一个复杂的图案正散发着金光。

  我用力眨了眨眼,心中惊骇,这是秘籍中描绘的天之箓吗?

  金光渐渐散去,天之箓隐于我的掌心。

  我咽了咽口水,心脏砰砰直跳。

  这算是……成功授箓了吗?

  就在我沉浸于欢喜中难以自拔时,激烈的吵闹声,让我惊醒过来。

  我循着声音看去,只见一个满身酒气的年轻男人,拽着一个非常漂亮的女孩,向着大堂门外走去。

  女孩非常的抗拒,不停的挣扎,嘴里还喊着救命。

  “救命啊!谁来救救我!”

  这时另一个女孩跑了过来,拦在男人面前,哀求道。

  “明少,晴晴不做这个的,求求你放过她,我跟你走好不好。”

  谁知被称为“明少”的男人一脚踹了过去。

  “滚一边去!老子看上你的朋友,是她的福分,你个八婆,还敢多嘴!”

  骂完,他继续拉着女孩往门外走。

  我有些懵,这是什么情况?光天化日之下,强抢民女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