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崔家吃瘪


  “杜庆那蠢货,藏个东西都不会,竟然让朝廷抄了这么多出来!”

  田产被抄出来了近万顷,铺子房屋几千间,还有那么多金银珠宝字画摆件,崔家要给皇帝凑这么多出来,家财至少要散去七成!

  各房也是怨声载道,谁也不愿意拿财产出来填崔冬韵捅的窟窿,就算是迫于压力拿财消灾,但嫡长支这一脉欠下这么多人情,日后还如何服众!

  “都是那个不成器的惹的祸,父亲您说该如何办?”

  崔识冷哼,“如何办?皇帝都把老夫叫到御书房了,不想九族在地下团聚,除了交东西,还能怎么办?”

  眼下是皇帝还用得上他们崔家,才给了他们生的机会,他刚和皇帝打了两句马虎眼,皇帝就甩了一张纸到他面前,正是崔冬韵说的那份名单。

  这意思很明显,是生是死自己选。

  “可这实在太多了,很难凑齐。”苏大人为难。

  崔家内部看似和谐,但这都是因为富足,没有导火索,钱财吃进别人的口袋里,再让人家吐出来,弄不好就会引起群愤,造成家族分裂。

  况且,皇后不停的向皇帝引荐各家被埋没的人才,崔家也有不少人心痒痒。

  “大伯父,不是我们不愿意出这份银钱,只是这实在是太多了,一时哪里能凑的出。”

  “是呀,十日时间也太短了。”

  “我们的全部身家都拿出来,只怕也凑不齐,这事儿都是九丫头惹出来的,要不让大夫人回娘家借点,还有大小姐在苏家,是不是也能帮上一把?”

  正厅内哭穷声一片,比集市还要热闹。

  崔识冷着脸说道:“钱财重要还是命重要?我这么大岁数了,也没几年好活的,可你们还年轻.。”

  “祸福相依,你们就当拿银钱买靠山了,攀上了那位何愁没有前途,不要只计较眼前的得失,目光还是要放的长远。”

  有出有回,只要皇帝重用他们,交出去的这点东西,十几、二十年就挣的回。

  “人死了,家财一分也守不住,你们也别怨怪九丫头,没有她这一手,皇帝日后未必会重用你们,你们想摘桃,也看看自己给树浇没浇过水。”

  他们从前不但没给太子这棵桃树苗浇过水,还给他甩过虫,现在人家开花结果了,你不付出就想白吃人家的果,人家能愿意吗?

  众人集体沉默了,崔识的小儿子开口问道:“父亲,您也给咱们透个底,陛下究竟是个什么意思,日后还会不会再同咱们算旧账?”

  “陛下今日同老夫提到皇后在李家时的几桩旧事,你们瞧瞧现在皇后和李家,还不明白吗?”

  苏明夏出事那日,他在东宫大赏李家及其姻亲,过后又给苏家体面,不就是想告诉他,他不计较过往,只看将来。

  他甚至都怀疑,毒蛇和毒蜈蚣的事他从头到尾都知道,不过是将计就计摆了他一道。

  不过现在说这些也没用了,在还没酿成大祸之前,需得及时止损。

  朝皇帝扔蜈蚣,还能让崔冬韵蒙混过关,放毒蛇咬皇后真就是死路一条。

  “咱们掏空家底,真能换来陛下的重用?”崔家二房的当家人怀疑的说道,“大伯父是不是会错意了,陛下对咱们几家一直不冷不热,咱们与洺王那边又……陛下能放心?”

  崔识叹了口气:“听苏老爷子那话,陛下的雄心大着呢,似是没把那几个王放在眼里。”

  他估摸着皇帝想和洺王,及周边不安分的小国打群架,但户部缺银子少粮,怕殃及百姓,这几年就一直主理民生疏内政,让洺王自己在那瞎蹦哒。

  他散尽家财,就当乱世择枭雄了。

  “这……内政他都没整明白呢,就想对外了,那些王爷还虎视眈眈的盯着呢。”崔家四房的老太爷不是很认可小皇帝管内政的能力,连个夏侯修都不敢动,能御的好外敌?

  陈青岩在西北能打,那是因为他老巢在那边,再说西北也离不开他,皇帝有能领兵的大将可用?

  崔识现在无心与他扯这些,只道:“这个先不提,先把眼前的困难解决了。”

  二房的老大爷问道:“咱们公中能拿出多少?”

  崔识道:“最多能凑出五成。”

  “这……这也差的太多了,大伯父您也知道,家父过世的早,我们这房也没有几个出息的,着实不宽裕。”二房的老大爷道。

  他们这房虽然是嫡支,但他父亲不是嫡长子,分到的产业不多,他父亲、他还有他儿子、孙子在官场都没太高的建树,再加上儿孙多,三代人分下去,也确实没有太富裕。

  他们这支还不如他庶出的三叔,他因为不入仕,就接管了家里的产业,分家后把分到的产业打理的井井有条,一代一代传下去也富裕的很。

  崔三老太爷前几日刚掉了颗门牙,说话有点漏风。

  他慢吞吞的说:“都是因为有长兄在朝中支撑,我们这房的日子才好过,咱们是同气连枝的亲人,我凑二成出来,等我曾长孙考上进士,还望长兄和侄子侄孙多提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