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相王他可能还活着(第3页)

  周新月闷着气回答:“臣妇的夫君本已打点好王大人留京之事,却被那龚家横插一脚,给踢出了京都,还安排了黄家旁支顶替他做了万年县令。”

  李老夫人道:“臣妇前些日子与王祭酒夫人闲谈,她忽然提起四十年前,王林的父亲与王将军府上连过宗,臣妇请王正立大人查证到一半,就被沈家打断了。”

  连宗要举行仪式,通知族人开祠堂烧香,按辈分添族谱,如果两个王家曾连过宗,那肯定是有迹可循的。

  不过王林出事,王咏良肯定将他这支踢出去了。

  “王祭酒夫人如何得知这事?”陈琬琰问。

  李老夫人解释道:“王祭酒夫人说,当初王咏良将军家里与王林家连宗时,也曾找过她公爹连宗,不过老王大人担忧家族太过繁盛,会引起君忧,故而就婉拒了此事。”

  陈琬琰盯着青花瓷盏沉思,这事儿如果是王祭酒夫人提点的,估计赵瑾瑜早就从王中迅的口中得知了,搞不好深藏不露的王咏良,还与赵锦锡关系匪浅呢。

  她正色问:“所以万年县的县令如今姓黄了?”

  赵瑾瑜想收拾王咏良的心,从来就没掩饰过,龚家收了王家旁支的贿赂,踢走王正立,打乱了他的计划,难怪他前日动了肝火。

  李老夫人深吸一口气,叹道:“正是。”

  黄家夫人是龚夫人的胞姐,京畿但凡有肥缺,沈家一系就要染指,这职位本是他们安排给王正立,想查王咏良族中旁支的把柄,结果就这么被人夺去了。

  陈琬琰揉了揉额角,问道:“陛下前日训斥了龚大人,这事儿已成定局,再想想旁的法子吧。”

  王正立已经走了,再把他叫回来也不合时宜。

  “是,王大人将他家的公子留下了,那公子也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李老夫人道。

  宣平县公的意思是,先给他在万年县衙安排个流外的官职,虽然权利有限,但翻翻卷宗什么的也方便。

  陈琬琰笑了笑:“老夫人说好,那肯定是极好的才俊,洪涵儿也是个有福气的。”/

  二人话了几句家常,周新月欲言又止的坐着,张了好几次口,都没能发出声音。

  李老夫人察觉她的反常,不悦的说:“你有什么话就说,在娘娘面前这般吞吞吐吐的做给谁看?”

  周新月支吾了几下,直接起身跪在了陈琬琰跟前,用力的磕了几个头。

  陈琬琰猛然一惊,看着她问道:“县公夫人为何行如此大礼。”

  李老夫人也是不解的问:“你究竟有何事要说?”

  周新月抬起头,额上红肿一片,陈琬琰作势就要喊彤霞进来,却被她拦了下来。

  “臣妇有要事禀报,还请娘娘屏退左右。”

  陈琬琰往殿门口看去,喊了彤霞进来,吩咐她将人都领远些,才问道:“究竟是何要紧事?”

  “相王他可能还活着!”

  “什么?”李老夫人惊的站起了身,焦急的问,“你是从哪里听来,这种事岂能乱说?”

  周新月跪着向前走了几步,眼中都是热泪,忽然抱住陈琬琰的腿:“求娘娘救救佳枚,救救江家和李家。”

  陈琬琰被她这没头没尾的求救弄懵了,为难的伸手扶她,温声道:“你总得将事情说清楚,本宫才好替你想法子。”

  李老夫人板着脸问她:“你这究竟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