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欲言又止的江风(第2页)

  陈琬琰白了他一眼,“这兔子毛不是刚剪下来,还没来得及处理吗,处理过的兔绒是柔顺的,再说了又不是贴身穿!”

  她说完,就不再搭理赵瑾瑜,认真的纺起了毛线。

  彤霞将取来的兵书递给赵瑾瑜,脚底抹油去张罗午膳。

  赵瑾瑜坐在她身边安静的看书,等彤霞准备好了午膳,陈琬琰已经纺了三大团粗细不均匀的毛线。

  “哎,就是不怎么结实,肯定是缺少了什么材料,或是少了步骤。”陈琬琰扯了扯纺好线,不是很经得起拽。

  还没羊庄的织娘纺的结实,最起码人家纺的粗细均匀。

  赵瑾瑜放下手里的兵书,说道:“你是头一次做,纺成这样就不错了,不过我觉得你想纺粗线,也应该是先纺成细线,再用多股纺成粗线,这样就结实了。”

  “你还懂纺线?????”

  “不懂,就是上次为你做手串,我瞧着那些丝线虽然细,但都是多股拧在一起的,和麻绳一样,就猜想应当是那样。”

  陈琬琰受教的把头点飞起:“对对对,夫君说的对。”

  关键就是织娘纺出的细线很不结实,组合成粗线后也不结实。

  “而且,我看你铺毛也是乱七八糟的,宫里的织坊做线要分好多个步骤,把丝都梳理顺了,才会开始纺。”

  自从在洪大嫂那里得了羊毛混着木棉、蚕丝、还有各种麻都能纺纱和线的消息,他就让她尝试着用纯羊毛纺线试试,还特意去了趟织纺,了解纺线织布的工序。

  从配物料、整理物料,上纺机由多个人完成,她这个连半成品都算不上。

  “你还去织坊了?”

  “我有求知欲。”

  陈琬琰‘哦’了一声,她自己不精通此道,当初也是心血来潮,找了些有名的织娘,养在庄子上纺毛线。

  她摊子铺得太大,兼顾不过来,也没去织坊考察学习过,只由着那些织娘折腾。

  她看了看自己纺出来的线,不好意思的挠挠头。

  “这个,我就是证明一下兔子毛能纺线……织布。”

  赵瑾瑜拿起一个线团,不解的问:“织成这么粗的线,怎么做成布?”

  “哎呀,这个不是织布的线,这个可以直接做衣服,织布有织布的线,那个得看织娘的本事,我不会!”

  她知道织布要先纺线,就光想着纺毛线了,倒是没想到混点其他纺线的材料试试,还是前些日子对纺毛线逐渐绝望后,才想着混纺做羊绒布试试。

  果然是隔行如隔山,做什么事儿都得懂才行。

  “既然不会就先去用午膳,可别饿着我的小娇娇了。”

  俩人用过午膳,赵瑾瑜小憩了一个时辰,就去了御书房处理政务。

  陈琬琰让人给她找了两根投壶用的竹箭,把纺好的线往竹箭上一缠,就织起了围巾。

  彤云坐在矮墩上看的津津有味,一边看一边拿着纺锤纺毛线。

  “娘娘,首饰铺子的彩金头面都卖断货了,金匠都忙不过来了。”

  陈琬琰早就知道这玩意会火,毕竟物以稀为贵,有钱的夫人小姐不缺金银翡翠玉头面,点翠身份不够又用不了,彩金做的首饰新颖又靓丽,她们肯定会喜欢。

  “蓝色的是不是最贵?”

  彤云颔首,“是的,那个颜色似点翠,买的人很多,铺子里那套蓝金珍珠的镇店之宝,都被抬出天价了,其次就是淡紫色和玫瑰金色,双分和三分色卖的也不错。”

  那套蓝金珍珠头面的顶簪,做的是彩色桃花枝,用蓝金和小珍珠做了两朵盛放的桃花,珍珠花边还有半朵蓝花,和几朵含苞待放的金花,花心用红翡,花蕊和枝丫都是黄金,枝丫上还点缀了几颗椭圆白珍珠。

  虽然主体还是黄金,但一眼看去蓝色特别的显眼。

  考虑到内外命妇的情绪,不能做主体是蓝金的头面,没有太多顾忌的浅紫色彩金,就成了大热门。

  “没想到就那么一抹蓝,都能引起那些人的狂热,果然人都是爱攀比的。”陈琬琰笑道。

  蓝金颜色比点翠要深一些,抛光后很亮,色泽也很鲜艳,就那一抹蓝刚刚好。

  “许多人买了铺子里的彩金珠子,做手串和步摇上的坠珠,蓝色和紫色的卖的最快。”

  陈琬琰勾了勾唇,“既然供不应求,就涨价吧。”

  彤云见她伸出一根手指,立马明白她要把价钱翻倍,忙应下了。

  京都的大雨下下歇歇了七八日,下降的水位又涨了回去,河北、河南两道却一直不见落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