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不愧是怀了我的孩子,脑子都生出来了(第3页)

  陈琬琰眸中闪着兴奋的光,“暴风雨和银子一起朝我砸来吧!”

  “对了,那个贾医女,不容易啊,终于嫁出去了。”赵瑾瑜八卦的说。

  “嫁谁了?”

  “冬花二哥。”

  陈琬琰:“可真行啊,拖拖踏踏了这么多年,还是老牛吃嫩草了。”

  赵瑾瑜在心里腹诽,再老还能有你老?

  他赵瑾瑜可是抱了四块金砖的男人。

  陈琬琰没管他在想什么,问道:“冬花成亲了吗?”

  “嫁了钱一串舅家的表弟。”

  陈琬琰狐疑的看着他,“你怎么连这种小事都知道?”

  赵瑾瑜抿了下唇,他们帮他收集民间消息,他当然知道了。

  “赶紧睡吧,这天下就没你夫君不知道的事。”/

  陈琬琰翻了个白眼,“你不知道的多了,江东汀州有个超级大的金铜矿,你知道?”

  赵瑾瑜原本已经有了睡意,让她抛出的金矿一撩拨,顿时散了大半。

  他将朝廷现有的金、银、铜、铁、翡翠、玉、宝石矿的位置,在脑海里过了一遍,确定没有汀州后,正要问她,就听到她呼呼呼的睡着了。

  他无奈的替她掖了掖被角,拥着她入了眠。

  第二日的朝会风平浪静,温侍中甚至破天荒的拍起了赵瑾瑜的马屁,无非就是百姓生活显著提高,都是他的功劳云云,还送上一块他亲手打造的铜镜,表示崇敬。

  下了朝,赵瑾瑜带着江东的舆图直接去了凤仪宫,陈琬琰正在彤霞昨日拿回来的一匣子玉石里挑来拣去。

  “找什么呢?”

  “给胖团儿和小白挑一对玉,做夫妻项链。”

  陈琬琰挑了一对拇指盖大小的小青桃,分别拿编好的红绳串上,满意的交给彤霞,“让照顾它们的宫人给戴上。”

  玉能挡灾,她希望暴风雨来临时,她的猫崽子能不受伤害。

  赵瑾瑜将殿内的众人挥退,掏出舆图放在她面前,指着汀州问:“你昨夜说的金矿,具体在哪个位置?”

  这张舆图标的很详细,陈琬琰仔细看了会儿,指着长汀县的龙岩湖雷下保,说道:“这里有座大金矿,我不知道现在有多大,但我们那里这个矿第一大。”

  她说的就是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的紫金山矿,这里的汀州只有长汀、龙岩、宁化三县,昨日她以为金矿在龙岩县,刚才她仔细看过舆图后,确定上杭县目前还在长汀县的范围。

  赵瑾瑜问:“你们那挖出多少金子?”

  “三十来年,挖了三百多吨吧。”

  赵瑾瑜:“……”

  陈琬琰教过他天朝吨和斤的换算比例,他在心里默默的算了一下,得出一个十分惊人的数字,这座金矿足够朝廷十年的支出了。

  “那边还伴生千百万吨铜矿呢,不过这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挖出来的,还是抄杜家快一点。”陈琬琰还是觉得抄现成的,不劳民伤财。

  再说了,矿开出来都是朝廷的,虽然也要给赵瑾瑜整点,但谁知道开不开的出来呢。

  开出来有多少,开采冶炼的快慢,都无法估计,说不定得挖上个一千年呢,不过这是可持续挖的资源,真开出来了,对朝廷来说是件好事。

  赵瑾瑜沉思了一下,说道:“从杜家抄出来的东西,都要顶几座小金矿了,不过像他这么肥的也不好抄。”

  要不是朝廷有不少矿,国库早就被这群蛀虫啃穿了。

  “不好抄就抢呗。”陈琬琰笑的见牙不见眼,“崔家送上门来让我们抢,不抢白不抢。”

  她现在就想搞钱,好好建设一下赵国的大好河山。

  赵瑾瑜挑了挑眉,“合着你那一百多万两,不过是小试牛刀,还有大砍刀等着崔家呢?”

  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当了皇帝后,每日一睁眼就是为财政发愁,恨不得把一个铜板掰成两半用。

  “看崔家表现呗,”人家也得把脖子的伸过来,她才能举刀砍啊!

  就像当初得瑟的相王赵锦锡,那不也是先探清了底,才敢举大刀嘛!

  和陈琬琰一起用过午膳,又小憩半个时辰,赵瑾瑜就回了御书房.

  吩咐陆机安排人去汀州探金矿,又召见田中书和荀易等人,商讨了一下午军政要事,最后看过陆机送上来的各地情报,就回了凤仪宫。

  日子平静如流水,转眼就到了四月。

  景睿帝已经进入淮南道,丽太嫔和贺太嫔一行人,在路上慢慢悠悠的晃荡了十几日,竟然还没走出河南道。

  得到消息的陈琬琰,眉头拧成一团麻花,警觉的问彤霞:“她们停在哪里了?”

  彤霞道:“停在了曹州。”

  陈琬琰听到曹州,就觉得有问题,曹州的匪患一直剿不尽,赵瑾瑜申斥了曹王多次,甚至罚了他三年俸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