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去洪家(第3页)

  洪大嫂颤抖着手扶了洪涵儿一把,道:“臣妇母亲是织娘,臣妇成亲前曾与母亲在扬州最大的织坊做工,您二位身上穿的是桑蚕丝织的锦。”

  虽然她分不出是什么锦,但她却知晓锦都是御贡品,非帝后不得穿用。

  锦绣江山可不是谁都敢往身上穿的。

  官员穿的都是皂色官靴,再用对应品级官服的颜色滚边,日常穿屦也多为皂色,或是品级内能用的颜色与布料。

  而他穿的赤色金丝屦是帝王的独有的,制鞋面的布料也不是谁都能用的。

  “平身吧,朕与皇后微服而来,你们莫要将我二人的身份泄露出去。”

  陈琬琰捂眼笑道:“本宫就说洪波为何官运亨通,原是家中有个聪明伶俐的贤内助。”

  赵瑾瑜笑道:“妻贤夫祸少,娶妻贤德乃是兴旺之本。”

  洪大嫂谢了恩,哆哆嗦嗦的从地上爬起来,因为紧张还绊了一跤,面红耳赤的扶起软成泥洪涵儿,就低垂着眼帘站在一边。

  “你们不用太过拘谨。”陈琬琰冲洪大嫂招招手,“来,本宫那日听涵儿夸你,就知你是个好的。”

  洪大嫂窘迫的往前走了几步,“娘娘谬赞,婆母对臣妇如亲女般爱护,臣妇对家人好也是应当的。”

  她父兄都是秀才,勉强算是书香门第,洪波家只是一般农户,父亲看中他的才学和吃苦耐劳的韧性,给她许了这门亲事,还叮嘱她不可自恃清高。

  初时她还瞧不上洪波家贫,但她婆母洗衣下厨都不用她做,还在玩泥巴的小姑子有好吃的也都紧着她,她日子过的舒心,便觉得这门亲事是极好的。

  她陪嫁里有台织布机,她便每日织布赚取家用,婆母知晓织娘的手需光洁,连碗都不让她洗。

  后来洪家日子好过了,洪波也争气考了个进士,留京任职,她倒是有些配不上他了。

  但洪波与洪家人却是对她一如往常,她也没白付出这一场。

  陈琬琰将她取下的一对芙蓉碧玉镯,套在她的腕子上,问道:“你会纺线吗?”

  赵瑾瑜没忍住笑了出来,这女人真是无孔不入,一来就给人找活干。

  “臣妇经常在家中纺细麻纱织布,家里养的蚕吐了丝,也会纺些蚕丝线。”

  陈琬琰拉着她的手,伸手摸了下她缎面袖子,内穿着的细麻布里衣,“这细麻布是你自己纺的吗?”

  洪大嫂被她摸的面红耳赤,细弱蚊声的回道:“是……是臣妇织的。”

  “回娘娘,我们家里用的细麻线都是大嫂织的!”洪涵儿指着榻上垫子罩的布单和引枕,“那些都是我大嫂织的花布做的。”/

  “那你会用羊毛纺线吗?”陈琬琰目光炯炯的望着她。

  “臣、臣妇没纺过,不过臣妇的母亲教过臣妇用驼毛和羊毛织毡毯。”

  陈琬琰眼珠子滴溜溜的转,问道:“那你能织成软薄些的料子,把毛留在上面,就跟硝好的皮毛那样。”

  洪大嫂沉吟半晌问道:“娘娘说的可是冬日铺的长毛毯?”

  “是呀是呀,你会吗?”

  面对陈琬琰的希冀,洪大嫂歉疚的回答:“臣妇没见过长毛毯,因此也不懂制成的工艺。”

  陈琬琰倒是没多失望,她那纺毛线的庄子虽然毛线没纺出来,羊倒是越来越多了。

  “本宫赶明儿给你送条长毛毯,你琢磨看看,也不用太有压力,本宫也就是随便想想。”

  她纺不成毛线,就想着把羊绒织在布上,做冬衣或是铺床保暖还不跑绒,比羽绒服要耐用。

  只是给庄子上的织娘送了许多长毛毯,她们也试了许久,做出的成品和长毛毯一样又厚又硬,只能铺垫用。

  “臣妇知晓陛下和娘娘是为了苍生御寒着想,臣妇会尽全力去做。”

  几人说了会儿话,洪老婆子就带着家里的姑娘送来了酒菜,还特意把在外做工的洪老头子和几个儿子侄子叫回来招待赵瑾瑜。

  赵瑾瑜被请去了二进院用中饭,陈琬琰则和洪涵儿姑嫂留在三进院,还有上次在花灯节上遇见的几个洪家的堂姊妹。

  如洪老婆子所言,她做的鱼确实很入味,洪涵儿边吃边偷瞄陈琬琰。

  吃过饭,她将给其他人的首饰让她们拿回去分,让侍卫把给洪涵儿的东西送去她的卧房,含笑问洪涵儿,“你总是瞧我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