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后,娇太子成了我的心尖宠意尽欢陈琬琰赵瑾瑜
第192章:三家女眷进宫对峙(第2页)
她在家中时也是双腿并拢高坐主位,丫鬟立在她身侧伺候,比她身份低的人,就像她现在这样曲膝跪坐在下首。
她夫君说的对,君是主,臣是仆。
刘善瑶放下手中的茶盏,硬着头皮说:“臣妇今日前来,是想同娘娘求一桩亲事。”
陈琬琰没搭话,示意她接着说。
“国舅爷与齐三姑娘在除夕那日有了肌肤之亲,臣妇想给他们二人保媒,促成这桩姻缘。”
陈琬琰笑着说道:“这事儿不急,等等再说,你先看看陛下送本宫的银丝灌顶,好不好看。”
她说着就招呼彤云将那盆牡丹搬过来,牡丹花经花匠细心照料,开的十分娇美,陈琬琰伸手摸了摸粉嫩的花瓣。
“这花娇气的很,本宫喜欢它,将它摆在正殿亲自养护,可殿中的温度和湿度有一样让它不舒服,它就枯给本宫看,还是管暖房的匠人有法子治它。”
刘善瑶见陈琬琰小心翼翼的给花浇水,咀嚼着她意有所指的话,心里也很难受。
她们二人相交没有夹杂家族利益,她们也没有抱团欺负过旁人,自相识以来就没生过龃龉。
圣上登基后也没有亏待郑家,将他们的公爵延三代,嫡系都得到了重用,但人心是填不满的。
即便是长房安于现状,还有旁支从中撺掇,她与皇后年少相识,这点情谊也成了他们争权的武器。
“娘娘,李老夫人和宣平县公夫人到了。”女官在殿外禀报。
“请她们进来。”陈琬琰将水壶里的水都浇在花上,盆中的土吸饱了水分,再也锁不住,混着泥土的浊水从花盆底的洞中流出,流进了花盆下的托盘中。
李老夫人和周新月进来就看到她在糟蹋花,旁边站着面色凝重的刘善瑶,对她行了礼也没敢多言。
陈琬琰放下手中的空水壶道:“都坐吧。”
李老夫人这几日心就没放下过,皇帝一直没有下诏册封李瑸为世子,宣平县公的世子位还在李珩身上,现在李瑸又犯了这样的错,也不知将来会如何。
虽然有皇后在里头周旋,不至于要他的命,那她也怕误了李瑸的前程。
“听说二公子得了风寒,可曾找太医看过?”
老夫人抿唇回道:“谢谢娘娘记挂,他身子骨健朗,现下已无大碍了。”
陈琬琰颔首,“无事就好,大冬天的在冷水里泡一回,可得仔细养着,莫要留了病根。”
她让彤霞取人参鹿茸给李瑸补身子,又挑了一块虎皮毯子给他保暖,刚将东西打包好,外头宫人就禀报说张若华来了,与她一起的还有齐夫人和齐三小姐。
齐夫人和齐三小姐是头一次进宫,去接她们的内侍一直提醒她们,进宫之后不可四处乱看,也不能直视皇后容颜,在皇后面前不可胡言乱语,皇后没问她们话,不可擅自开口。
总之,规矩多到让她们脑海混乱如麻。
“民妇/民女参见皇后千岁,祝皇后千岁万事胜意。”齐家母女行了不太标准的叩拜礼,就匍伏在地上没敢直起身。
“妾,参见皇后千岁。”张若华气定神闲的跪在齐家母女身旁,行了个标准的叩拜。
她头上簪了景睿帝赐的那支翟鸟花簪,上身的浅粉色短袄,领口和袖口镶了白色的狐狸毛,下身搭配了浅紫色裙子,这样粉嫩的颜色竟让她穿出了大气的感觉。
“赐坐!”陈琬琰话落,就有宫人将她们三人扶起。
宫人引着齐家母女坐在刘善瑶身侧,张若华坐在周新月身侧。
刘善瑶明白这是打算让众人对峙,不安的唤了句,“皇后娘娘……”
陈琬琰抬手打断她的话,沉着脸道:“你今日找本宫谈家兄与齐三小姐的亲事,本宫总要了解除夕那日发生了什么,才好将此事报于家父,家父尚在,兄长的亲事还轮不到本宫做主。”
她又不是背锅侠,出事就让她背锅,一个荀漫风就够烦人了,她才不想惹一身骚,让这群人日后联手坑她。
“齐三姑娘是当事人,你先说?”
齐三被点了名,颤着嗓子道:“民女那日救了落水的李二公子后,就随宫人去了偏殿换衣裳,不知国舅爷也在那处偏殿休息,国舅爷突然就……民女力气小,挣不开。”
彤霞面无表情的提醒:“齐三姑娘可要想好了再说,尚宫局负责记录你在内廷的一言一行,落了印,再反悔就是欺君。”
“……”齐三从前就有点怕陈琬琰,又被彤霞这么一吓,早就六神无主了,“我……民女,再想想。”
张若华已经和郑国公夫人打过照面,她对齐三姑娘并不反感,她这胆小懦弱的样子正合她心意,但想做正妻她不同意。
她早晚会生出个儿子,她绝对不容许,有人给陈明玄生出个比她儿子身份高的嫡子。
等了她一盏茶的功夫,彤霞问道:“齐三姑娘想好了吗?”
她夫君说的对,君是主,臣是仆。
刘善瑶放下手中的茶盏,硬着头皮说:“臣妇今日前来,是想同娘娘求一桩亲事。”
陈琬琰没搭话,示意她接着说。
“国舅爷与齐三姑娘在除夕那日有了肌肤之亲,臣妇想给他们二人保媒,促成这桩姻缘。”
陈琬琰笑着说道:“这事儿不急,等等再说,你先看看陛下送本宫的银丝灌顶,好不好看。”
她说着就招呼彤云将那盆牡丹搬过来,牡丹花经花匠细心照料,开的十分娇美,陈琬琰伸手摸了摸粉嫩的花瓣。
“这花娇气的很,本宫喜欢它,将它摆在正殿亲自养护,可殿中的温度和湿度有一样让它不舒服,它就枯给本宫看,还是管暖房的匠人有法子治它。”
刘善瑶见陈琬琰小心翼翼的给花浇水,咀嚼着她意有所指的话,心里也很难受。
她们二人相交没有夹杂家族利益,她们也没有抱团欺负过旁人,自相识以来就没生过龃龉。
圣上登基后也没有亏待郑家,将他们的公爵延三代,嫡系都得到了重用,但人心是填不满的。
即便是长房安于现状,还有旁支从中撺掇,她与皇后年少相识,这点情谊也成了他们争权的武器。
“娘娘,李老夫人和宣平县公夫人到了。”女官在殿外禀报。
“请她们进来。”陈琬琰将水壶里的水都浇在花上,盆中的土吸饱了水分,再也锁不住,混着泥土的浊水从花盆底的洞中流出,流进了花盆下的托盘中。
李老夫人和周新月进来就看到她在糟蹋花,旁边站着面色凝重的刘善瑶,对她行了礼也没敢多言。
陈琬琰放下手中的空水壶道:“都坐吧。”
李老夫人这几日心就没放下过,皇帝一直没有下诏册封李瑸为世子,宣平县公的世子位还在李珩身上,现在李瑸又犯了这样的错,也不知将来会如何。
虽然有皇后在里头周旋,不至于要他的命,那她也怕误了李瑸的前程。
“听说二公子得了风寒,可曾找太医看过?”
老夫人抿唇回道:“谢谢娘娘记挂,他身子骨健朗,现下已无大碍了。”
陈琬琰颔首,“无事就好,大冬天的在冷水里泡一回,可得仔细养着,莫要留了病根。”
她让彤霞取人参鹿茸给李瑸补身子,又挑了一块虎皮毯子给他保暖,刚将东西打包好,外头宫人就禀报说张若华来了,与她一起的还有齐夫人和齐三小姐。
齐夫人和齐三小姐是头一次进宫,去接她们的内侍一直提醒她们,进宫之后不可四处乱看,也不能直视皇后容颜,在皇后面前不可胡言乱语,皇后没问她们话,不可擅自开口。
总之,规矩多到让她们脑海混乱如麻。
“民妇/民女参见皇后千岁,祝皇后千岁万事胜意。”齐家母女行了不太标准的叩拜礼,就匍伏在地上没敢直起身。
“妾,参见皇后千岁。”张若华气定神闲的跪在齐家母女身旁,行了个标准的叩拜。
她头上簪了景睿帝赐的那支翟鸟花簪,上身的浅粉色短袄,领口和袖口镶了白色的狐狸毛,下身搭配了浅紫色裙子,这样粉嫩的颜色竟让她穿出了大气的感觉。
“赐坐!”陈琬琰话落,就有宫人将她们三人扶起。
宫人引着齐家母女坐在刘善瑶身侧,张若华坐在周新月身侧。
刘善瑶明白这是打算让众人对峙,不安的唤了句,“皇后娘娘……”
陈琬琰抬手打断她的话,沉着脸道:“你今日找本宫谈家兄与齐三小姐的亲事,本宫总要了解除夕那日发生了什么,才好将此事报于家父,家父尚在,兄长的亲事还轮不到本宫做主。”
她又不是背锅侠,出事就让她背锅,一个荀漫风就够烦人了,她才不想惹一身骚,让这群人日后联手坑她。
“齐三姑娘是当事人,你先说?”
齐三被点了名,颤着嗓子道:“民女那日救了落水的李二公子后,就随宫人去了偏殿换衣裳,不知国舅爷也在那处偏殿休息,国舅爷突然就……民女力气小,挣不开。”
彤霞面无表情的提醒:“齐三姑娘可要想好了再说,尚宫局负责记录你在内廷的一言一行,落了印,再反悔就是欺君。”
“……”齐三从前就有点怕陈琬琰,又被彤霞这么一吓,早就六神无主了,“我……民女,再想想。”
张若华已经和郑国公夫人打过照面,她对齐三姑娘并不反感,她这胆小懦弱的样子正合她心意,但想做正妻她不同意。
她早晚会生出个儿子,她绝对不容许,有人给陈明玄生出个比她儿子身份高的嫡子。
等了她一盏茶的功夫,彤霞问道:“齐三姑娘想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