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娇娇是不是在这里等夫君(第3页)

  他父皇快刀斩了二皇兄和三皇兄的路,匆匆禅位就是怕兖王回过味卷土重来,也担忧他突然驾崩,兖王与蒙国结盟牵制住陈青岩,攻打京都。

  这二年,他与朝臣互相试探,他们确实更喜欢兖王。

  四姓的心本来就是朝那边偏的,他这次是被逼到绝境了,才想先退一步找生路。

  “娇娇是不是在这里等夫君?”赵瑾瑜揶揄的问她。

  陈琬琰重重的点了点头,“今天是中秋团圆日。”

  她是泡在蜜罐里长大的,有时候确实有点缺心眼,若不是身边有众多能人相护,她早就被人害死了。

  “你留下的机关盒喷了陆机一脸溺水,你也不怕被溅到的是夫君。”

  “什么机关盒?”陈琬琰脸上挂着泪,茫然的问他。

  “没什么……”赵瑾瑜怨气满满的看向藏在草丛里的贺兰媛,那机关盒里射出的毒针,他找人验过了,只要被扎一针,至少三个月,他吃药也是不行的。

  贺兰媛撇撇嘴,她小妹的夫君的小姑姑,可不是那么好欺负的!

  “四姓家族你要怎么处理,如果他们表明站兖王和洺王,你就会很被动。”

  那四姓太团结,身后的势力也太庞大了,剃头师傅昨夜都快累死了,难怪景睿帝不敢给丽太嫔与贺太嫔皇子。

  真给了,也就没他和其他皇子什么事了。

  “让她们内斗消耗。”他给过那四个女子机会了,她们非要往火坑里跳,那他也没什么可手软的。

  “你也别太大意了,有个皇帝登基四年,还被他亲叔叔推翻了政权。”

  赵瑾瑜和她这二年就是处处占上风,才得意的找不到北,殊不知人家也可能是故意让着他们,迷惑他们呢。

  景睿帝这次一棒槌就将他们二人打醒了。

  “那你讲来我听听。”赵瑾瑜牵着她的手,走在山间的小路上。

  “这个小皇帝的祖父是开国皇帝,他爹是皇太子,他爹没了,就立他当了皇太孙,他登基二月,就致力于消藩。”

  “太心急了,双方还未磨合好,很容易引起公愤。”赵瑾瑜道。

  “他祖父分封的初代藩王里,有九位驻守边塞的藩王,其中一位燕王,娶了开国第一大将的长女,小皇帝颇为忌惮那位燕王,但没敢直接动他,就先削了他的同母弟,并派人去监视他。”

  赵瑾瑜认真的分析:“初代边塞王可不好动,都是手握兵权,又有战功的藩王,他根基不稳,政务尚未理顺,若是人家联合起来反击,京师难守。”

  “若是夫君,当如何做?”

  “当以德怀之,以礼制之,施以怀柔应万变。”赵瑾瑜眸光流转,失笑道,“照你所言,他们倒是有些像兖王、洺王两兄弟。”

  而他就是那刚登基的小皇帝。

  陈琬琰点点头,“这也正是父皇的意思,礼待怀柔兖王兄弟二人,先稳内政拢人心。”

  百姓是健忘的,谁当皇帝他们也不关心,反正红薯已经有了,换人当皇帝他们依然饿不死。

  赵瑾瑜可以施恩于百姓,别人也可以。

  这两年风调雨顺,四姓的态度始终暧昧,景睿帝感知到了危险,所以想让他们将精力投入到内政去,以防万一。

  “你继续说。”

  “小皇帝登基一年削了六位藩王,元年六月,他的探子上报燕王密谋造反,朝廷下诏捉拿燕王府官僚,小皇帝派人去监督燕王的某位官员,背叛朝廷投靠了燕王。”

  赵瑾瑜若有所思的说:“小皇帝太心急了。”

  “元年七月,燕王举十万兵马清君侧,虽然没有朝廷兵马多,但他领兵作战能力很强,朝廷将领不断投降,小皇帝决定割地求和,燕王的将领越打越多,自然不同意。”

  “一场仗打了三年,燕王兵临城下,谷王与曹国公大开京都城门,迎降燕王,京都城破。”

  赵瑾瑜叹道:“那位燕王确实有本事,小皇帝也寒了人心,臣子就是有这见风使舵的本事,只要你有微势,反手就能给你来一刀,只忠一主的臣子少之又少。”

  大多数的忠心,都经不住考验。

  陈琬琰黯然的垂着脑袋,一脚将地上的小石子踢飞老远。

  她不想让信任的朋友变成手中的利刃,用心的维护这些得来不易的友情,可只她一个人根本维持不了,离京前景睿帝的肺腑直言,终究是以这样的方式扎在了她的心里。

  赵瑾瑜淡声问:“经此一事,你可有领悟吗?”

  “你和父皇身体力行的给我上了一课,我能没领悟吗?”

  若没领悟,她也说不出这番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