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你倒是恪守男德(第2页)

  “你母后一身傲骨,当年你的两位皇兄接连出事,我都以为她要撑不下去了,可她硬是将你生下来养大了,临终前求我保你性命。”

  她嘴上说让瑾瑜封王离京,可是不当皇帝,哪里能保住他的命,沈兰早就后悔嫁给他了,那些人害了她的儿子,她就要做最后的赢家,让那些人竹篮打水一场空。

  所以她病了也不求医问药,慷慨赴死。

  将他和陈青岩那个老愣头青,栓的死死的。

  “是儿子不孝,愧对父皇和母后,儿子可以凭本事守护赵家的江山,求父皇成全儿子。”赵瑾瑜心急如焚,他父皇在这里煽情拖延时间,他再迟些追出去,连陈琬琰的背影都看不到了。

  “你追不上她的,等天一亮,你就知道陈家的本事有多大了。”景睿帝似是知道他心中所想,痴痴的笑了笑,“那对只长了一根筋的父女,性子凉薄却重义。”

  从陈青岩同意和沈兰退亲起,就不会再念着她了,愿意帮她,不过是沈兰哄住了昭和长公主,二人成了闺蜜后,对她颇为照顾,这才让他点头定下了儿女亲事。

  又因他女儿负了太子,又有沈兰的托孤,他这种讲义气的大傻子,自然是愿意鼎力相助。

  陈琬琰亦是同样的性子,即便她不会再爱他儿子,可她依然会帮他。

  “攘外先安内,亲征的事等过了年再看,他们被你截了粮食也无妄动,你先把江东和岭南的事处理好,有些事不能是你先动手,新提上来的那些臣子,资历和阅历尚浅,还撑不起这个朝堂。”

  年前赵瑾瑜提出等六月粮食丰收,有了足够的粮储,想亲征河北道收拾夏家,震慑不安分的宗亲,肃清朝堂。

  是他担忧内政不稳,兖王兄弟联合朝臣宗亲弑君篡位,陈青岩父女反了他们,给赵瑾瑜报仇,再将他赵家的江山改了姓。

  就想配合四姓,逼他宠幸他们家的姑娘,等他突破心里那道坎,就给他安排几个小官家的姑娘为他诞育子嗣,养在陈琬琰膝下。

  只要赵瑾瑜后继有人,依陈家父女那又痴又耿直的性子,这江山就改不了姓。

  却没想到八个月过去了,他儿子竟然还是碰不了别的女人。

  “儿子听父皇的。”赵瑾瑜乖顺的说。

  父皇同意他去河北道,本意就是警告和震慑洺王和兖王,毕竟是手足亲兄弟,他砍了洺王妃的母族杜家,又将左金吾大将军杜庆闲放在家,宗室一直对他有微词,生怕下一个遭殃的是自己。

  再加上某些人的添油加醋,他便是施恩于宗亲,也拉不回他们偏向兖王的心。

  最好的选择就是逼反洺王和夏家,让兖王站出来表明态度。

  陈琬琰这猪队友,听他父皇的话给兖王报了信,也不知是不是得了父皇的警示,洺王这回竟长了脑子,听了兖王的劝,根本不上他的当。

  若是他们追杀到淮南道,他就能无视父皇的阻拦,直接率领镇东军挥兵北上,根本就不用搭理那群贵女。

  出发前他答应父皇,不干涉陈琬琰行事,在淮南道等到他们安分的消息,他就知自己棋差父皇一招,这才有了江东那两个妓子的事。

  “你愿意守着她一个就守吧,谁让父皇爱你母后呢。”既然是沈兰的所求所愿,他自然是要是替她圆梦的,只求她能原谅他。

  “儿子谢父皇,那儿子这……”

  景睿帝瞪了他猴急的赵瑾瑜一眼,“明日中秋,有朝贺大典,已经跑了个皇后,你不能走。”

  赵瑾瑜委屈巴巴的看着他,他样貌肖似沈兰,景睿帝怔愣了一下,烦躁的冲他摆摆手,“当初慧能大师将那串黑檀木佛珠给了她,而不是直接给你,我就该想明白的。”

  赵瑾瑜下意识的伸手,摸了摸手腕上的黑檀木佛珠,“这佛珠有何不妥?”

  “那串佛珠是给下一任皇帝的,赵家拿到它的太子,都顺利继位了,先太子当初去安国寺求过、偷过,都没如愿,慧能大师将佛珠给了她,她顺手就给了你。”

  他没当过太子,只在登基那日短暂拥有过这串佛珠,立了太子后,就按慧能大师的要求,把佛珠送回了安国寺供奉。

  慧能大师说,直到真龙当上了太子或是皇帝,这串佛珠才会再次送出。

  他一直没将这串珠子给赵瑾瑜,他还当赵瑾瑜没当皇帝的命。

  慧能大师圆寂后,他曾问过智善大师这串佛珠,智善大师却说,慧能大师将这串佛珠赠给了陈琬琰。

  对于他的疑问,智善大师给他指了指天,说了两个字,“天意。”

  “你同别的女人纠缠,觉得心虚亏欠她,宁愿忤逆父皇,也要拿尊号讨好她,兴许这都是天意。”景睿帝盯着后偏殿的方向若有所思。

  连佛珠都要在她这里过一手,也难怪慧能大师不让寺中弟子,在十二年内观她的命格。

  赵瑾瑜连忙起身跟上,二人一起走到密道入口前,他心中一片凄凉,母后告诉他开启密道的机关不见了。

  “你说的不行,是身体对别的女人没欲望,用药也不行?”景睿帝忽然开口问。

  赵瑾瑜:“……”

  这问题跨度太大,他回答不了。

  “这里就咱们父子,你有什么直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