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后,娇太子成了我的心尖宠意尽欢陈琬琰赵瑾瑜
第101章:破案(第2页)
毕竟杜大将军没有直接下令跟流匪攻打皇宫,魏家何家肯定是保不住了,杜家肯定是要保的。
陆机气结,这些人简直太无耻了!
“流匪即便再厉害,城内发生险情,金吾卫有责点亮烽火台予以提示,若非有人授意,为何不点亮烽火台警示求援?”
“左金吾能下令的大人不止一位,况且,当日在烽火台守职的中郎将已经承认因醉酒误事,陆大人为何还抓着杜大人不放?”左卫王大将军质问。
陆机冷峻的面容微僵,“因为左金吾的失职,导致流匪攻入皇城,造成死伤是不争的事实,一句饮酒误事就想推脱责任,若是陛下出事,你们担当的起吗?”
“备守皇城西墙外的守军又不止左金吾,除却左千牛卫守备宫城内西面区域随侍帝王,左监门卫其余六卫分守在皇城西北,正西,西南方向,除却守在西北方向的左武卫与西南方向的左领军卫,其余五卫皆有失职!”御史金石茂说道。
叶诩绍呵呵冷笑:“我与左骁卫大将军石松距离安福门稍远,发现险情,立马派人到安福门查看,那时部分流匪已经打进了皇城内。”
左卫和左金吾守在皇城正西方向,左威卫半数人驻守正西,半数与左武卫守皇城西北。
左骁卫与左威卫一样半数守西皇城,另一半则与左领军卫驻守皇城西南,那些流匪动静很小,若非他一直盯着那两个人,皇宫里只怕要见血。
石松一听就知道这是要拉他下水,气的吹胡子瞪眼,立马和叶诩绍统一战线,“那日之事确有蹊跷,安福门外的灯火在皇城门开之前灭了,微臣听到叶大将军那边的动静,才知道出了事。”
左监门卫将军曾沛泉一脸晦气的说:“开安福门前附近确实没有流匪,微臣也是听到城墙上左金吾敲开门鼓,才下令开的宫门,因为宫门口灯火灭了,微臣还特意让人去取了火种。”
谁知道他这边皇城门一开,皇城内的人正有序的往外走,那边马蹄声混着侍卫大喊关门的声音响起,等出宫的人乱成一团,他们想关门已是来不及了。
“城墙的守卫并未提示有险情,微臣当时在皇城内守职,外面的监门卫确实提醒过外头的灯灭了,让出宫的大人小心脚下。”左监门卫另一位将军说道。
夜开宫门守卫都很重视,这一日监门卫的上将军要守在皇帝身边,大将军守宫门,两位将军要一内一外驻守皇城西门,开门前也要再三确认安全才可开门,已经非常谨慎,还是出了大事。
赵瑾瑜看着底下人越扯越远,心知肚明今日处置不了杜家,只能不痛不痒的拔他几根毛了事。
沈国公道:“左威卫与左骁卫距离稍远,但左卫和左金吾卫就守在安福门左右两侧,流匪攻入皇城时你们在做什么?”
王咏良和杜庆是一根绳上的蚂蚱,杜庆出事他也讨不到好。
思忖了片刻,王咏良说道:“正如曾大将军所言,事发前确实没有异常,等听到动静时,微臣与杜大将军指挥御敌,但当时出宫的贵人遇袭后大乱,我们要保护安抚他们而分散人手,而流匪人多又无所畏惧,才让其攻进了皇城。”
此言一出,殿内众大臣便有些心虚,他们当时的确乱了,侍卫们也确实是因为要保护他们而有所顾忌。
果不其然,立马就有人出来为其作证了。
“微臣能作证,当时王大将军和杜大将军确实奋力御敌了,不然伤亡人数还会更多。”
杜庆心里得意,他又不是傻子,魏家策划除夕夜攻打皇宫,他和王咏良就觉得不妥,除夕宫宴都是先把人送出宫城后,宫城门关上才会开皇城大门。
进入皇城并不代表能打进皇宫,不等流匪打进皇宫,他们是不会贸然出手的。
只要流匪打开宫门,他们安排的人就会直接杀了太上皇和醉酒的皇帝,根本不用流匪动手。
幸亏他们多长了个心眼,这小皇帝果然早就有了防备。
陈琬琰在金阶后气的直翻白眼,“把故意放流匪进宫说的这么清新脱俗,把责任推给出宫的贵人,简直不要脸!”
她又不是没有参加过宫宴,夜开宫门是大事,外头亮的能看到三里地外。
守在外面的侍卫至少也有上万人的,几千流匪藏在距离皇城很近的地方,怎么会发现不了,明显就是有人给流匪行方便。
这么多人,连几千流匪都挡不住,要他们何用?
景睿帝凑到她跟前,拍了拍她的肩膀,“法不责众。”
陈琬琰回头,差点没被他吓出心脏病,“父皇……”
她心虚的站直身子,皇家最忌讳后宫干政,她偷听朝会便是犯了大忌。
“一口吃不成胖子,杜家不是那么好动的。”
历经三朝,还能屹立不倒的世家,靠的不只是错综复杂的人脉关系,还有谨慎,能砍掉他一根手指,钓出王咏良这条大鱼,就算没有白费功夫。
陈琬琰挫败的扶着景睿帝出了紫宸殿,明明证据都摆在眼前,却不能伤他分毫。
陆机气结,这些人简直太无耻了!
“流匪即便再厉害,城内发生险情,金吾卫有责点亮烽火台予以提示,若非有人授意,为何不点亮烽火台警示求援?”
“左金吾能下令的大人不止一位,况且,当日在烽火台守职的中郎将已经承认因醉酒误事,陆大人为何还抓着杜大人不放?”左卫王大将军质问。
陆机冷峻的面容微僵,“因为左金吾的失职,导致流匪攻入皇城,造成死伤是不争的事实,一句饮酒误事就想推脱责任,若是陛下出事,你们担当的起吗?”
“备守皇城西墙外的守军又不止左金吾,除却左千牛卫守备宫城内西面区域随侍帝王,左监门卫其余六卫分守在皇城西北,正西,西南方向,除却守在西北方向的左武卫与西南方向的左领军卫,其余五卫皆有失职!”御史金石茂说道。
叶诩绍呵呵冷笑:“我与左骁卫大将军石松距离安福门稍远,发现险情,立马派人到安福门查看,那时部分流匪已经打进了皇城内。”
左卫和左金吾守在皇城正西方向,左威卫半数人驻守正西,半数与左武卫守皇城西北。
左骁卫与左威卫一样半数守西皇城,另一半则与左领军卫驻守皇城西南,那些流匪动静很小,若非他一直盯着那两个人,皇宫里只怕要见血。
石松一听就知道这是要拉他下水,气的吹胡子瞪眼,立马和叶诩绍统一战线,“那日之事确有蹊跷,安福门外的灯火在皇城门开之前灭了,微臣听到叶大将军那边的动静,才知道出了事。”
左监门卫将军曾沛泉一脸晦气的说:“开安福门前附近确实没有流匪,微臣也是听到城墙上左金吾敲开门鼓,才下令开的宫门,因为宫门口灯火灭了,微臣还特意让人去取了火种。”
谁知道他这边皇城门一开,皇城内的人正有序的往外走,那边马蹄声混着侍卫大喊关门的声音响起,等出宫的人乱成一团,他们想关门已是来不及了。
“城墙的守卫并未提示有险情,微臣当时在皇城内守职,外面的监门卫确实提醒过外头的灯灭了,让出宫的大人小心脚下。”左监门卫另一位将军说道。
夜开宫门守卫都很重视,这一日监门卫的上将军要守在皇帝身边,大将军守宫门,两位将军要一内一外驻守皇城西门,开门前也要再三确认安全才可开门,已经非常谨慎,还是出了大事。
赵瑾瑜看着底下人越扯越远,心知肚明今日处置不了杜家,只能不痛不痒的拔他几根毛了事。
沈国公道:“左威卫与左骁卫距离稍远,但左卫和左金吾卫就守在安福门左右两侧,流匪攻入皇城时你们在做什么?”
王咏良和杜庆是一根绳上的蚂蚱,杜庆出事他也讨不到好。
思忖了片刻,王咏良说道:“正如曾大将军所言,事发前确实没有异常,等听到动静时,微臣与杜大将军指挥御敌,但当时出宫的贵人遇袭后大乱,我们要保护安抚他们而分散人手,而流匪人多又无所畏惧,才让其攻进了皇城。”
此言一出,殿内众大臣便有些心虚,他们当时的确乱了,侍卫们也确实是因为要保护他们而有所顾忌。
果不其然,立马就有人出来为其作证了。
“微臣能作证,当时王大将军和杜大将军确实奋力御敌了,不然伤亡人数还会更多。”
杜庆心里得意,他又不是傻子,魏家策划除夕夜攻打皇宫,他和王咏良就觉得不妥,除夕宫宴都是先把人送出宫城后,宫城门关上才会开皇城大门。
进入皇城并不代表能打进皇宫,不等流匪打进皇宫,他们是不会贸然出手的。
只要流匪打开宫门,他们安排的人就会直接杀了太上皇和醉酒的皇帝,根本不用流匪动手。
幸亏他们多长了个心眼,这小皇帝果然早就有了防备。
陈琬琰在金阶后气的直翻白眼,“把故意放流匪进宫说的这么清新脱俗,把责任推给出宫的贵人,简直不要脸!”
她又不是没有参加过宫宴,夜开宫门是大事,外头亮的能看到三里地外。
守在外面的侍卫至少也有上万人的,几千流匪藏在距离皇城很近的地方,怎么会发现不了,明显就是有人给流匪行方便。
这么多人,连几千流匪都挡不住,要他们何用?
景睿帝凑到她跟前,拍了拍她的肩膀,“法不责众。”
陈琬琰回头,差点没被他吓出心脏病,“父皇……”
她心虚的站直身子,皇家最忌讳后宫干政,她偷听朝会便是犯了大忌。
“一口吃不成胖子,杜家不是那么好动的。”
历经三朝,还能屹立不倒的世家,靠的不只是错综复杂的人脉关系,还有谨慎,能砍掉他一根手指,钓出王咏良这条大鱼,就算没有白费功夫。
陈琬琰挫败的扶着景睿帝出了紫宸殿,明明证据都摆在眼前,却不能伤他分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