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张若华的目的(第2页)

  中秋佳节百官要给皇帝献礼,皇帝也要给官员发放团圆饼,还要举办中秋宫宴宴饮游玩,刚好是望日朝见的日子,陈琬琰受了跪拜礼,便让人上了团圆饼和茶水。

  温夫人和善的说:“外头都说陛下与殿下孝感动天,殿下福比天齐,独自操持后宫事宜受累了,若是太上皇后在世还能帮您分担一二。”

  “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陈琬琰文邹邹的背论语,“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孝排在八德首位自有其道理,太上皇后为尊长,本宫作为儿媳当为其分担内务。”

  见众人神色各异,温夫人面露尴尬之色,“是臣妇失言,还请殿下责罚。”

  “纲常失序有违道德,作为当家主母当时刻谨记祸从口出,今日是中秋佳节,罚就免了。”陈琬琰淡然道。

  “臣妇谨遵殿下教诲。”众人齐声应是。

  陈琬琰满意的扫视全场,目光落在温夫人的脸上,仗着比她年纪大就想给她挖坑,那话说的巧妙绝伦,若真让她带偏,那她对太上皇的孝心就变成了作秀。

  温夫人对上陈琬琰的目光,不自在的垂下了眼,她以为皇后会联想她暗指想给太上皇的嫔御升太妃,没想到她不上当,还反教训了她一顿。

  温老夫人道:“殿下要管理后宫还要办宴会,难免会有应接不暇的时候,何不请太上皇封位太妃,替殿下分一半责任?”

  “陛下的后宫就本宫一人,无甚需要费神管理的,父皇的嫔御自当以伺候父皇为主,且都上了年纪应当颐养,就不烦其为陛下与本宫操劳了。”

  温老夫人一口血差点没喷出来,这是暗骂她年纪大管的宽?

  沈国公夫人端起水盏抿了一口,“殿下所言极是,太上皇的嫔御且还需打理北宫,殿下不忍其两端操劳实乃心善。”

  现在谁不羡慕皇后命好,在座的哪位不是多年的媳妇熬成婆,偏她身份尊贵就算了,还没婆母压着做规矩。

  陈琬琰微挑了下眉,沈家竟然服软了,“本宫向来不爱折腾人,也不喜旁人折腾本宫。”

  温老夫人见她不接抬太妃的茬,又有沈夫人出来和稀泥,沉着脸说道:“陛下和殿下自诩纯孝,陛下登基后按礼制应当为太上皇有子嗣的嫔御加封一级,迟迟不下诏岂不是要遭人误解。”

  太上皇驾崩后,太嫔尚且还能生活的宫里,没有子嗣的世妇和御妻都要出家、守皇陵或是殉葬。

  太妃太嫔顶个什么用,到时候往偏远的宫殿一迁,皇后都不用向其请安,皇太后还能执掌后宫,太妃连执掌后宫的权利都没有,更别说太嫔了。

  这帝后二人跟断了线的风筝似的,就没人能扯住他们,不弄个皇太后出来,这俩人就要飞上天了。

  “父皇只是禅位休养,陛下虽贵为君王,也断无理由越矩安排长辈的后宫,温老夫人所说的礼制于当下并不适用。”陈琬琰慢条斯理的说道,“越父而为乃大不孝。”

  温老夫人:“……”

  唐老夫人额角跳了跳,这人嘴皮子当真厉害,不是说她是个存不住气的性子,怎的如此厉害?

  慈眉善目的冯老夫人赞赏的望着陈琬琰,虽然年纪不大倒是头脑清醒,与那难缠的温老婆子对上也不落下风。

  冯老夫人道:“礼制并未要求新皇为先帝所有诞育皇嗣的嫔御晋升,自古以来有子嗣太妃不知几何,而皇太后只有一位,所谓礼制乃是君恩,嫔御在诞下龙嗣有功已得过隆恩,新皇加不加封乃因其功绩而判定。”

  对新皇有过无功,人家为何要施恩?

  黄夫人窃笑:“殿下和冯老夫人所言极是,哪有父亲健在,儿子安排其妾室的道理,再说了太上皇后是太上皇亲封,也不是陛下的手笔。”

  太上皇还活着呢,这些人在这里心急什么劲儿,难不成还想加封两次?

  新皇不给一条白绫让其殉葬就是开恩,还想越礼加封?

  白夫人轻啜一口茶水,“确实是这个理儿,我们做臣子的理应为帝后分忧,而不是制造麻烦。”

  唐老夫人沉声道:“孝治天下,加封乃是彰显新皇德行的大事,此番提出也是为帝后分忧。”

  郑国公夫人道:“陛下德行天下,为民生考虑免除百姓赋税,赦免罪犯给其改过自新的机会,难道还不足以彰显其仁德?”

  郑国公夫人语毕便不再多说,任温唐两家一系的人如何辩驳,冯郑两家都不再开口,反而是沈家一系与温氏等人对上,辩了个旗鼓相当,李家等人今日一直保持沉默维持平衡。

  陈琬琰对此表示满意,等时间差不多便道:“今日乃中秋佳节,宫中设了中秋游宴,时间也不早了,诸位夫人早些回去为赴宴做准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