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相互吸引(第2页)

  指不定真如她说的,小鸟从别的土地吃了种子,把她说的这些农作物的种子带到了这片土地上的某处。

  如果能找到这些高产的作物,对他们当权者来说是千秋功绩,是造福百姓的好事,他也愿意折腾。

  陈明玄沉默的听着他们闲聊,仿佛是个局外人,他的妹妹当上了皇后,他就是国舅爷原本是极荣耀的事,然而他却不受人待见,连给他道贺的人家都没几户。

  陈璄似是看出了他心中所想,拍了拍他的肩膀,“父亲远征在外,你身为儿子是最该信任他的人,你和妹妹在京都理应互相扶持,莫要再糊涂了。”

  就算他再不喜欢陈琬琰,最起码别人辱她时,他作为兄长该出言维护,维护的不止是陈琬琰,还有陈家的名声。

  陈明玄愧疚的说:“兄长放心,我日后一定不会再糊涂了。”

  陈琬琰才不信他的鬼话,他这张嘴说的好听,不过是为了张若华,赵瑾瑜赦免了张策他们,让她看到了希望,张家族人还有被牵连的姻亲,如果能重回官场她就又有了依靠。

  不过她就只能靠幻想了,那些人涉嫌推翻政权,犯的是十恶不赦的大罪,这辈子都回不来了,死也要死在岭南。

  陈璃寒着脸说:“陈家好你才能好,日后不可再轻信他人的挑拨,要三思后行莫要连累了小妹。”

  张若华心中一紧,这明显就是在说她,正胡思乱想,感觉到自己袖子被人扯了一下,低头就看到陈芙柔满脸惧意的看着陈璃。

  相对于冷峻陈璃,张若华其实更怕表面温和的陈璄,面对陈璄她总有种无所遁形的感觉,仿佛所有小心思都逃不脱他的眼。

  陈璃似笑非笑的盯着陈芙柔,“你再敢作妖就把你逐出家门。”

  陈芙柔原本还想借此机会为父兄求道赦免令,直接被他吓闭了嘴。

  张若华轻咬了下唇,这话虽然说的是陈芙柔,又何尝不是在敲打她呢。

  陈青岩现在对张若华母女完全没有好脸色,沉着脸对陈明玄说:“既然大家都在这里,有些话就给你一次说明白,你质问琰儿为何蜀国不敕封你,她答不上来,不如让蜀国的国君亲口告诉你原因,也省的你夫妻二人耿耿于怀。”

  “这有何想不通的?不敕封是因为他生活在这里,要袭爵做官,别国的王公贵胄如何在赵国做官?”陈璃嗤笑,“父亲在蜀国也没有爵位。”

  母亲给陈琬琰请封,是因为涉及到两国和亲,这很难懂?

  “你们同我不亲。”陈明玄别扭的说,“陛下也不重用我。”

  陈璃沉着脸道:“你是赵国的臣子,我们和你亲,你是想让人怀疑你通敌叛国?忘了父亲是怎么被人陷害的了?”

  别说现在和他不亲,以后也不可能同他亲,直接断联!

  陈青岩头疼的说:“你脑子清楚了再进宫当值。”

  就这脑子谁敢重用他?

  被人一挑拨就看不清自己的处境,和两国君主称兄道弟,人家不得弹劾他谋权篡位?/

  赵瑾瑜就是有心提拔他给陈家长脸面,都害怕他连累陈琬琰。

  陈青岩冷眼看向张若华,警告她,“我陈家人光明磊落,不会在张家落难后休弃你,但如果你再怂恿陈明玄做糊涂事,为你张家图谋害我陈家,我绝对容不下你。”

  “是,儿媳记住了。”张若华乖顺应声。

  只要能保住当前的利益,再生个儿子,日后陈明玄袭了爵,她儿子当上世子,自有她的好日子。

  现在就是努力和陈琬琰修复关系,她才能经常进宫,让外人看到她们姑嫂关系好,她才能尊享皇亲国戚的荣耀,重新进入贵族圈发展人脉。

  陈琬琰见他们说的差不多了,才开口说:“父兄推心置腹之言你们记在心里,咱们陈家的根基从前不在京都,往后也不会在京都,结党营私的事你们也不要做,你们要是让我夫君为难,我绝不会袒护你们。”

  张若华:“……”

  陈琬琰凉凉的看了眼张若华,别以为她不知道这人在想些什么,能干出绑架玷污她的事,怎么可能是安分的主?

  翌日一早,蜀国和南诏国的使臣便启程离京,大赦之后最高兴的莫过于郑家,郑国公和郑清之进宫谢恩后,便派人去接张策等人回京。

  宫里的喜绸已经撤下,闷热到极致后就开始一场接一场的下雨,赵敬淮进宫跟他们夫妻辞行,景睿帝又提起了去永嘉,不过到最后也没能如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