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在外是君臣,在内是夫妻(第3页)

  “儿臣拜见父皇!”二人一起向景睿帝行大礼。

  景睿帝慈爱的看着他们,“你们成了彼此最亲最近的人,在外是君臣,在内是夫妻,在好好经营夫妻感情的同时,也要谨记小不忍则乱大谋,循序渐进方能行的稳走的远。”

  站得高,不一定就过得好,臣民成亲是家礼,帝后成亲是国礼,凡事变成了国事,都不是简单的事。

  “儿臣谨记父皇教诲。”二人异口同声的回答。

  常福从外头走进来给二人行了礼,对景睿帝道:“太上皇吉时快到了,百官已经在横街候着,该移驾去天地坛祭拜天地了。”

  景睿帝缓慢的起身,不知是不是陈琬琰的错觉,感觉他好像有些没力气似的,还总喜欢出神。

  三人乘各自的舆车到天地坛,告天地新皇娶了新妇,国家后继有人,这是一件大喜事,请天地庇佑国运昌隆。

  仪式盛大而隆重,肃穆威严的乐声长久回荡在天坛,礼官将祭词宣唱的慷慨激昂,景睿帝手持祭天制书站在最首,赵瑾瑜和陈琬琰手执册表站在他东西两侧。

  典赞奏唱,“孝礼天下者,帝王之盛德,孝德通于神明,承天地福佑以天下奉养,忧勤在御,图济中兴,福泽天下臣民,臣民得于观听,甚幸欣庆。”

  因为昨日实战操作过,陈琬琰熟悉了流程,这次就从容了许多,跟着景睿帝祭拜献爵,然后乘车去往社稷坛走了同一套流程,祈求江山社稷安泰。

  最后去太庙行再行一次庙见礼,昨日祭拜祖宗是介绍家里来了新妇,今日再次行庙见礼是要为陈琬琰上玉牒,告诉祖宗新妇已经成为自家人,将承宗事延香火。

  礼毕景睿帝独自回了福宁宫,陈琬琰和赵瑾瑜一同前往承天门的御阶,坐在祥运案前接受群臣朝拜贺,听礼官诵读拍马屁的贺词。

  翰林使臣酌御酒盏递给太尉,太尉双手执酒盏跪行上前,将酒盏递给跪着的内谒者监。

  太尉贺道:“皇后坤仪配天,德昭厚载,克崇万叶,明嗣徽音,凡厥兆庶,载怀凫藻,臣等不胜庆忭,谨上千万岁寿。”

  陈琬琰大概理解就是皇后的美德配皇上,我们很高兴,祝愿皇后千岁!

  太尉献词完毕,百官跪伏,“恭祝帝后大庆同德,恭祝吾皇万岁,皇后千岁!”

  整齐激昂的祝贺声震天动地,陈琬琰偷偷的去看赵瑾瑜清肃的俊颜,这个男人正在慢慢的成长为顶天立地的男儿,也是要为她撑起一片天的男人。

  呼贺声回荡在宫城,等众人连呼三遍后,赵瑾瑜肃着脸道:“赐酒!”

  侍中承旨朗声奏唱,“得卿等所献祝酒,与卿等内外同庆。”

  宫人内侍为百官送上御酒,百官伏首拜谢三次才执酒盏尽饮。

  宗正寺卿重复了太尉的流程后,代表皇室宗亲为陈琬琰献贺词。

  “伏惟殿下徽猷昭备,至德应期,凡厥黔黎,不胜庆跃,谨上千万岁寿。”

  这马屁拍的陈琬琰差点没绷住严肃的表情,说她有本事修养是美善之道,是顺应期运的盛德,所有平民百姓都为此欢庆跳跃。

  这些人背地里将她骂的跟魑魅魍魉一样,表面上还不是要将她夸的大德善美配君王。

  赵瑾瑜赐了三次御酒,便与她携手乘玉辂车回了延福宫。

  一进门,赵瑾瑜就收起肃颜,笑问:“累不累?”

  “脸崩的酸疼!”陈琬琰想起那些心怀鬼胎的人,跪在她脚边拍她马屁,就憋不住笑,难怪人人都想往上爬,高高在上确实很爽,成亲前所受的屈辱都在那一刻消失殆尽。

  赵瑾瑜替她揉了揉脸,“夫君一会儿要去礼宴群臣,你第一次受命妇朝拜,可不能让她们欺负了,知道不?”

  “那你亲亲我!”陈琬琰旁若无人的噘嘴问他要亲亲。

  赵瑾瑜在她唇上蜻蜓点水印下一吻,“要把所有的情绪都留在心里让她们猜,知道了吗?”

  “不喜形于色!我知道!”她这两天已经练习的很好了,两位嫂嫂告诉她,进宫后无论在谁面前都得收了和善,否则就会有成堆的麻烦等着她。

  二人腻歪了一会儿,汪海生来报群臣已就位,就将他请走了。

  尚宫等人已经估摸出她在新皇这里的地位,老实端正的跪坐在离她一丈远的地方,一句废话也不敢说。

  说她行为不合规矩?

  可皇帝就是规矩,皇帝都配合了,她们还能说什么?

  约莫有半刻钟,左尚仪从外面进来说道:“请娘娘移步命妇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