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大婚,我想给你最好的(第2页)

  赵瑾瑜清肃着脸,犹如一块千年寒玉,寒声道:“朕有父皇尊上,祥瑞鸿福乃受于天,古往今来唯有朕一人矣。”

  他们已经逼迫自己接贵女进宫,他自然要给陈琬琰十分的体面。

  赵瑾瑜一句话堵的众人无话可说,确实,少年皇帝能登基都是没了爹的,他有他骄傲呗!

  景睿帝肃声道:“允尔,令遣正使持桉执雁,副使持节奉礼引鹿,前往皇后府礼迎中宫。”

  太上皇发了话,朝臣就是再不愿,也不敢耽误迎亲的吉时。

  常福和常富一起高声版奏,“外办!”

  景睿帝携百官出紫宸殿,外面站立官员拜服于地,齐声恭贺。

  “恭喜太上皇。”

  “恭喜圣上。”

  祝贺声响彻福宁宫,赵瑾瑜携使者拜别景睿帝,乘玉辂车走承天门出了皇宫,徒留一众大臣和命妇难以置信看着御驾从自己面前路过。

  皇后府内外站满守宫使,陈琬琰身穿玄色袆衣,内衬色朱,绣五色十二等翚翟,领袖裾腰带色纁织金云龙纹,广袖衣摆饰金丝火凤,腰间悬挂白玉双佩,玄组双大绶,跪坐在铜镜前。

  (袆衣是皇后最高形制的礼服,既是祭服也是朝服,也是册封和婚礼时所穿的吉服。)/

  她的两位皇后嫂子皆穿玄色袆衣,戴九龙四凤十二花束三博鬓龙凤冠,可见十分重视她。

  南诏国皇后拿玉梳她梳头发,“一梳梳到头,富贵不用愁,二梳梳到头,无病又无忧,三梳梳到头,多子又多寿。”

  “再梳梳到尾,举案又齐眉,二梳梳到尾,鸳鸯共双飞,三梳梳到尾,永结同心配,有头又有尾,此生共富贵,七梳福临家地,八梳吉逢祸避,九梳九子皆聪孝,十梳夫妻到白头。”

  蜀国皇后取了三博鬓龙凤冠替她戴好,九龙四凤口衔东珠悬红宝石,陈琬琰稍微晃一下,就能听到珠翠碰撞的清脆悦耳的声音。

  “好重。”陈琬琰轻声吐槽,这顶发冠比她受册封时戴的那个还要华丽,上面珍珠宝石过千,压的她脖子都短了一截。

  蜀国皇后笑道:“欲戴其冠必承其重,多戴几回就习惯了。”

  陈琬琰羞赧,她们二人礼仪都极好,即便是有动作,凤冠上悬挂的珠子也只是微微晃动,不会碰撞在一起。

  尚宫跪在门口提醒:“迎亲的使臣快到了,请娘娘点妆。”

  蜀国皇后替陈琬琰点了妆,从袖中掏出一块雕刻成石榴的红玉递给她,“这是嫂嫂出嫁时母亲所赠之物,意为多子多福,嫂嫂祝福你们二人夫妻和美,恩爱两不毅。”

  南诏国皇后抿唇一笑,摊开自己的手掌,“巧了,我这里也有一块母亲送的红玉要给妹妹。”

  陈琬琰看着那两块红玉,心里又酸又甜,按规矩母亲为女送嫁要给送子符,保佑其早日为夫家延续香火,老有所依。

  平民多用画着石榴的纸符或者木符,殷实人家多用玉。

  送子符都是从儿女双全的老妇人手中求来,她的两个嫂嫂都是儿女双全之人,这东西既然是她们母亲给的,自然是好东西,陈琬琰自己也有一块,是她母亲的嫁妆。

  陈琬琰接过她们给的送子符,真诚的对她们行了晚辈礼,“琰儿谢过二位嫂嫂!”

  守宫使匆匆赶来,对尚宫道:“陛下御驾亲临,皇后娘娘可准备妥当?”

  尚宫呆滞一瞬才反应过来,忙跪行至殿内,“陛下亲迎,请娘娘出大殿。”

  南诏皇后笑道:“妹妹是有福之人。”

  陈琬琰绷着笑起身,三人身着一样的袆衣,唯有发冠样式略有区别,如同亲姐妹一般无二,二位皇后作为娘家人先出大殿,立在门口西侧。

  尚仪见她们已经准备好,高声奏唱,“请皇后中严!”

  尚宫起身躬身前引,如姑姑和意姑姑跟随其后,一起出了正殿。

  赵瑾瑜端坐在玉辂车里,心急如焚的等着使臣走流程,他那小心眼的皇后生了好几场闷气,也不知道好不好哄。

  跟来奉迎的文武大臣分站东西两侧,陪立在太尉和宗正寺卿身后。

  陈青岩和使臣立在内门,傧相受命出门问道:“请问大人为何事来?”

  太尉道:“臣奉制,以今吉辰率职奉迎。”

  傧相回府将使臣来意告知,陈青岩道:“谨奉典制。”

  傧相引陈青岩与皇帝天团出门,工具人陈明玄朝赵瑾瑜的御驾礼拜。

  典赞唱奏,“有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