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剑南驿使携急报入宫(第2页)

  跟口蜜腹剑是一样的道理。

  李三夫人用帕子压压人中,强忍住笑意,说道:“那不都一样嘛。”

  陈琬琰沉着眼没说话,世人的眼光就是如此,女子总是低男子一头,男人可以当家作主,女人就只能依附着他们。

  老夫人问她,“你兄嫂最近和二皇子走的颇近,你有何想法?”

  “我往后不会同他们二人还有张家有来往了,他们做什么都与我无关。”张若苓搭上了五皇子,应当也是要跟着去封地的,张若菁从花灯会回府就病了,她想嫁入许家怕是有些难。

  “听说你大嫂想问你借园子办赏花宴,是要给张家的姑娘相看人家?”周新月问道。

  提起这事儿陈琬琰就来气,昨日所有皇子都封了王,今日一大早,张若华就遣人来问她借园子,这不是故意恶心人吗?

  明知道不可能借给她,非要来借,不是诚心想在陈明玄那里挑拨是非?

  “废储之事国之非福,她在自己的园子办什么宴都可以,但我的园子至少三个月都不会办宴席。”

  她没什么可庆祝的,也不愿意让张若华打着她的名义庆祝,宴会办在她的园子里,让别人怎么想她?

  “是这么个理儿,无过废储确实不是好事,这些日子外头的宴会你们也少去。”李老夫人到底是见多识广,别人高兴是别人的事,陛下指不定心里存着气,这时候还是别上赶着去触陛下霉头。

  “母亲说的是,就是不知张家瞧上了哪家的公子?”李三夫人陪笑问道。

  陈琬琰冷漠的看了她一眼,不就是想确定陈明玄是不是把宝押到了二皇子身上,犯得着这么拐弯抹角?

  她压下心底的烦躁,生硬的吐出两个字,“许家。”

  陈明玄怎么就不想想,他的富贵已经是到头了,还有什么可折腾的?

  就算二皇子荣登大宝,张家野心那么大,日后成了皇亲国戚,他自家的兵权还能不能保得住?

  做人就该懂得收敛。

  反正她要是当上皇帝,第一个拿他狗崽子祭刀。

  骂他一句撒币都是夸他了,被个女人耍的团团转。

  周新月问李老夫人,“母亲对王家这门亲事是如何想的?”

  李老夫人心里也没确定的主意,她心里对王家是十分满意的。但是听说王家和沈家站在了一起,心里就很犹豫。

  “这回国子监、四门学和广文馆处置了不少人,且再看看陛下对国子监的安排。”

  王家在学子动乱这事上立了功,受提拔是肯定的,说明他们这一次押怀王是没错的,但日后呢?

  李三夫人闻言哪有不愿,只低笑着说:“泽哥儿的亲事全凭母亲做主。”

  最终李泽的亲事也没讨论出个结果,李家人凡事都求稳,她想着王家这事儿要真成不了,也别耽误人家姑娘。

  陈琬琰恹恹的没再多说话,赵瑾瑜这般境遇,确实不是个好的选择,封地在益州,他要如何去就藩?

  又过了三日,新鲜出炉的几个王仍是滞留在京都不肯走,最后还是八皇子率先进宫拜别景睿帝,元月二十七日,带着景睿帝给他的封赏还有家眷,启程去了封地。

  那日赵瑾瑜去送了他,二人也不知说了什么,八皇子走的时候神色很平静,并没有预想中的萎靡和不满,似乎常家的事对他来说并没有太大的影响。

  陈琬琰因为和万岁山有生意上的往来,也亲自去送了他们,万岁山的女儿已经上了皇家的玉牒,当上了亲王媵妾。

  万氏对她倒是恭敬的很,临走时还低声对她说:“妾自知有今日,是受了您和怀王殿下的恩,定然不会忘记你们的大恩大德。”

  陈琬琰知道她这辈子能做到媵妾算是到头了,除非她的家族和她自己立下大功,否则升为侧妃的机会不大,又交代了她两句,便目送八皇子一行人走了。

  等送走了人,陈琬琰爬上了赵瑾瑜的马车,自二十日起她就没再见过他,如今也有七八日了。

  “殿下最近在忙什么?”陈琬琰勾了勾他的下巴,又将他打量的仔仔细细,发现他身上的衣裳规制还和从前当皇太子的一样,忍不住调侃,“殿下这王爷当的也高人一等?”

  赵瑾瑜牵了牵唇,“父皇的恩准。”

  陈琬琰心里松了松,伸手去扣他身上的小龙,问道:“马上就是月底了,你做何打算?”

  他那回说月底就要走,这只剩四五日了,剑南道那边还乱着呢,他怎么进益州?

  那两位皇子的人一直在朝堂催促封了王的皇子离京,五皇子对此很不满,河北道虽然是他们自己的地盘,但在京都锦衣玉食还能拉拢人心,这一走想入京都就得奉诏了。

  二人正说话间,一匹黑马飞快的从他们的车旁经过,往皇宫的方向而去。

  陆机慌忙拉住被惊到的马匹,对赵瑾瑜道:“殿下,那人好像是剑南道的驿使。”

  赵瑾瑜掀了帘子往外看去,那马已经跑的不见踪影,所经之地尘土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