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6章:自己就能唬住自己(第3页)

  因着是小朝会殿中人不多,有了上次的经历,大家心知肚明,爱心基金会就是朝廷的另一个钱袋子。

  因此他们也都让自己的大掌柜往里头扔了银钱,或者直接让自己庇护的商人往基金会捐款,以求赚的更多分得更多的红利。

  不许官员经商,但商人为了得官员的庇护,也会给他们利益分红,这问题无解,让他们主动为朝廷所用才是正经。

  爱心基金会得了陈琬琰的信儿,在捐过款的商户手中采购了大量急需物资发往灾区,他们赚了银钱,自然也捐了一些出来。

  这可比前年雪灾捐款捐物划算多了,那是只出不进,现在是出少进多。

  景睿帝有此提议对他们而言是好事,因此众口一言,此项提议顺利的通过了。

  赵瑾瑜在心里腹诽,这些人果真如陈琬琰所言,变成了利益共同体,办事有效率增强了不少。

  她曾说这样做可以加强皇权的凝聚力,君臣民一心,才能使得社会发展更加稳定。

  皇室对百姓们来说高不可攀,而与百姓距离更近的世家大族在民间的声望却很高,他们大张旗鼓的施粥行善,肆意宣扬自己的家族慷慨大义,反衬的皇室对百姓生死漠不关心,在当地大的世家,甚至比皇室的声望还高。

  就算是天下之主的帝王,也不敢轻易动这些世家,对那些家族推举上来嫡系族人,更是要全部接收进朝廷委以重任。

  即便是衍生出了科举制度,也难以遏制这些世族,这让每个高坐庙堂的皇帝都十分不安,然而这个问题千百年来都难以得到解决。

  陈琬琰搞出了个基金会,把这些世家强行串在一起,每每搞出大动作就和皇室挂钩,百姓感激世族大户与大富商的慷慨解囊,也同时会想到都是皇家把这些人聚在一起的,无疑是给皇室在民间攒威望,也拉近皇家与百姓的距离。

  在潜移默化中,淡化了世家大族在当地的影响。

  现在还不显,再过个几年就能看到明显的效果了。

  等那些世族反应过来想与皇权抗衡,继续牵制皇权,只怕也是胳膊拧不过大腿了。

  毕竟一个家族的力量有限,若是退出基金声誉就会受损,在民间的威望就会降低,正所谓是成也于民败也于民,骑虎难下就是这么个理儿。

  这可比国库空虚,底下官员苛捐杂税充盈国库,惹民怨强多了,这大概就是她所说的,让他们手里的资金流动起来的意义。

  让他们出钱也要让他们进钱,让他们养成真正为朝廷百姓分忧的良好习惯。

  历朝历代有灾情朝廷想借助民间的力量,那些有能力的人救助百姓的人往往都不愿不响应号召,需要朝廷去劝说,如今的他们可是积极主动的多了。

  他们向朝廷捐献了部分物资,朝廷减免他们部分税款,大家相互都得了好处。

  赵瑾瑜道:“商户既然带头捐款捐物,儿臣也想为灾民捐白银两千两,助灾区百姓度过难关。”

  由于他鲜少在朝会上说话,他一开口众人皆朝他看去。

  景睿帝颔首道:“朕亦有此意。”

  “朕作为一国之君,高坐庙堂不能亲自前往灾区,打算从私库捐出三千两,朕要让百姓知道,朕与民同在,共度难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