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3章:扩建皇城(第2页)

  景睿帝一想是这个理,也就想开了,陈琬琰还很有眼色的主动提出,让他派可靠的人去协助她打理基金会。

  反正钱也不是她花了,每一笔的动向他都是知晓的,只要是为朝廷排忧解难好的事,他的人也不干预她。

  陈琬琰将万岁山的事禀报了,景睿帝倒是乐了,这些人都是中了什么邪,从雪灾开始就不停的给他送温暖。

  从前一个个将钱捂的严严实实,就会哭穷,一点都舍不得吐出来,现在倒是一个比一个慷慨,捐了两千万不说,还要求免费为他建房子?

  陈琬琰又将自己的担心说了,景睿帝倒是不怕他喧宾夺主,因为他有了一个更大的计划。

  这几日由户部统计京都流民的数量,与无居住房屋的京都人士,无住房的京都人士暂时还未统计出来,但京都流民的数量已经统计完毕了。

  细查之下竟有三万人之多,城中房屋大多都在上流人士与有钱商户手中,外城郭居住的百姓也已经饱和,已经没有合适的地方建造可以容纳三万人居住的区域了。

  流民与其他百姓的性质不一样,他们大多偏激冷漠,容易被人挑起逆反情绪,难以驯化,他想将那些人圈在一个区域,便于朝廷管理。

  所以,他想扩大外城郭。

  这才是那些大臣阻挠他的关键所在。

  扩建外城就要建造城墙,这是一笔极大的的消耗,与这些比起来,建造义庄的利民政策,实在是小巫见大巫。

  这都城扩建,义庄变成义县,不就成了经济开发区吗?能当皇帝的果然格局不一般,她就不敢想扩建都城这事儿。

  陈琬琰惊讶的半天合不拢嘴,她只敢想想在城外建义庄,景睿帝竟然想把义庄包进外城郭,这需要的不仅仅是财力,还有人力。

  她这个时候不得不承认景睿帝是个深谋远虑的好帝王,也许百姓们的一次善举让他更加看重自己的子民,一道城墙就是对百姓的保护。

  城墙的作用是御敌,他此举是将流离失所的百姓护在城中,给他们一道保护的屏障。

  而不是仅仅给予他们居住的空间。

  面对肃然起敬的陈琬琰,景睿帝苦笑道:“朕的工部尚书刚与朕算了一笔账,城墙三面全长四十多公里,消耗约在八百万两黄金与二十多万人力。”

  黄金他刚从王林府上搜刮出来不少,只是需要众多的劳力,众臣以劳民伤财为由,建议他打消这个念头。

  城墙城高十四到二十六米,宽七米至二十米,消耗的不止是人力和财力,还有时间。

  也许穷尽他这一生,那座城墙也不一定修建的完,可是那义庄是为他最爱的长子建造的,他想做到最好。

  可是困难重重!

  陈琬琰拍马屁道:“都城的扩建是好事呀,说明国家兴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