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以德制人(第2页)

  “君父,是君也是父。”她正色道,“既然是民心,自然是褒奖。”

  “以江州之事为太子说好话,让父皇奖赏他?”赵锦锋似是对她的回答不满,语气也不太好。

  陈琬琰听了这许久,知他肯定不愿如此才和这些人聚在一起,赵瑾瑜也不能出那么大的风头,秀木于林风必摧。

  她心思微动,想了个折中的法子,“没有圣上哪有太子,自然是褒扬圣上赏太子。”

  屋内的人安静如鸡,但因赵锦锋还没开口斥责,也无人先出言驳斥她,可见这些人对赵锦锋十分顺服。

  “理由。”赵锦锋冷冰冰的开口。

  这个答案他并不满意,他需要一个能说服他的理由。

  陈琬琰鼓了下腮帮子,说道:“太子年幼式微,殿下与其和其他兄弟同流合污弹劾,冷眼漠视的旁观,不如做个疼爱弟弟的兄长。”

  赵锦锋沉默的看着她,她的意思说的很明白,可以把功劳转推到圣上的身上。

  赵瑾瑜是太子,也是他同父异母的弟弟。父皇必定不愿看到他们兄弟手足相残,已经有两位皇子弹劾,他又何必去凑热闹。

  若是他爱护兄弟,父皇必定对他另眼相看。

  当年的大皇兄不就是如此吗?

  若非如此,他也不会喜欢追着大皇兄了。

  陈琬琰见他直愣愣的看着自己,以为他没明白自己的意思,转了转眼珠子,在脑瓜里搜寻了半天,总结了四个字,“以德制人。”

  底下的人面面相觑,他们各党派争夺日渐激烈,太子之位本就摇摇欲坠,若非丧期不易储君,早就被废了,她竟然让二殿下转头去帮太子讨赏?

  “殿下这万万不可啊……臣听闻已经有人想将女儿许给太子,沈家与樊家也在接触,这种情况下,臣还是建议将江州之事压下,继续弹劾,压制住想与他结盟的势力。”

  “臣主张停止弹劾,江州官员调动太大,奏折流水一样的往京都送,此事根本瞒不了太久。若是传出,难免受此事连累,得不偿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