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扩建港口(第2页)

  吃完饭,蒋禹清回屋休息。邱神医继续鼓捣他在路上的采的草药。

  景衍去了前衙同蒋禹山谈事情。

  小家伙让他六舅舅一并带到前衙去了。

  说也奇怪,不过丁点大的小豆丁,他爹每次带着他跟别人谈政事,一谈就是许久,他居然不哭也不闹。

  那么枯燥的东西,就连蒋禹清多听几句都要打磕睡,他个小不点反而听得津津有味。

  就连一惯严肃淡漠的景衍,提起儿子这点,也是禁不住嘴角含笑。说,这小子是天生的帝王。

  次日,景衍传召丽东知府、同知及相关人员,于两天后在隔壁的丽东县衙议事。

  于是,九月初十这天,丽东府知府、同知,和丽东县令及蒋禹山等,齐聚丽东县衙开小朝会。

  讨论的主题就是关于丽东港的扩建问题。

  丽东府的出海港在丽东县,紧临夏江,是个难得的深水良港。

  景衍说,明年朝廷打算把丽南府和丽东府的这两个,原丽句王朝遗留下来的破旧海港,进一步扩大修缮。

  用以加强“丽三府”同大夏东南沿海及内陆地区的经贸往来。

  海港扩建好后,“丽三府”优质的特产可以通过港口,直接用船运输到东南沿海。

  或是经由各大河流的入海口直接溯游而上进入中原腹地。

  同样的,中原地区优质的农产品和丝绸瓷器及其他的文化等,也可以通过海运快速输入“丽三府”。

  如此一来,不仅省时省力,还可以大幅度的降低运费,使得南北两地的商品得以进一步的流通。

  因为重新修缮两个海港,需要花费大笔的银两。

  若是去丽北府之前,景衍做这个决定还需要犹豫再三。

  如今有了丽句王的那批宝藏打底,他完全可以放开手脚去做了。

  事实上,在拿到这批宝藏之后,景衍就跟蒋禹清说过自己的打算。

  蒋禹清对此表示赞同。她还是那句话,要想富先修路。海上商路的搭建,也必不可少。

  即然有了出海口,当然“市舶司”的建立也必不可少,它的主官就变得尤为重要。

  今年又是蒋禹山在夏江任县令的第二年。

  景衍打算等他三年任期满,就把他调到丽东港去,担任丽东港的市舶司司长。

  这可是个从五品的官位,蒋禹山当即谢恩,表示绝对不负圣恩。其他的官员们,也是非常的羡慕。

  人家固然有后台,但不可否认,人家本身的能力放在那里,嫉妒不来。

  做下这个决定,景衍也是经过再三考量的。

  市舶司是个肥的流油的部门,让别人来当这个主官,每天看到那么大额的银钱流水,日子长了,难免不会动歪心思。

  到时候,与其养出一堆的蛀虫便宜了别人,倒不如让蒋家人来坐这个位置。

  至少他们心思纯净,不贪不腐,一心只为百姓办事。

  开完会,下午景衍同蒋禹清又在官员们的陪同下,亲自去了丽东港考查。

  此时破旧的港口里,等待靠岸卸货的船只正排着长队。

  来自全国各地南腔北调的商人,纷纷抱怨这港口太破了,又破又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