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7. 中奖与剧本 三更合一(第3页)

“香织也是的,也不是三岁的孩子了,都是大孩子了,怎么还能掉进河里,要不是老于家的大丫头救了她,现在可真是就要跟她妈走了。”

“嗐,香织也可怜,你没看那边儿的一盆衣服?吴婆子对孩子不好呗?这没妈的孩子就是可怜。”

“不知道能不能救回来……”

……

大家议论个不停,小宝丫竖起了耳朵,长长的睫毛眨了眨,小嘴儿微微扁起来,要哭不哭的。王一城低头瞅见闺女这个可怜巴巴的小表情,说:“你干啥?你可一点也不可怜哈。”

宝丫眨巴眨巴眼睛,抬眼看她爸,王一城哼了一声,说:“我可没让你洗衣服的。”

顿了一下,无声的说:“我吃啥好的也没落下你。”

这句话没说出声音,但是小丫头却一下子就看明白了,歪歪头一想,也是这么回事儿哦。刚才还有点失落的心情瞬间收拾好,又变成笑容灿烂的阳光小女娃儿。

王一城:“走,回家吃饭。”

王一城把闺女放下,说:“自己走,我这上工都够累了,你忍心让我抱你吗?你都跟个驴一样大了,得学会体谅我这个老父亲。”

宝丫认认真真的点头:“好的吧。”

她立刻去追几个姐姐妹妹,小短腿儿跑的倒是挺快的,头上围着的小毛巾一晃一晃,看起来格外滑稽。

王一城优哉游哉往家走,听到别人在背地里说闲话:“这小五子连自己闺女都忽悠。”

“他可不如顾家小子。”

“那还用说?”

“顾家小子可是干活儿的一把好手儿,每天都能拿十个工分呢。再说对女儿也好啊,真是个好男人。”

“可不。”

大家又议论上了,王一城听在耳朵里,倒是不以为意。

他都习惯了。

要说起来,王一城跟顾凛可真是天生的对家。两家人不仅是邻居,还是同岁,顾凛就是隔壁吴阿婆的三儿子,两家都是四个儿子,正巧的王一城跟顾凛是同岁,难免就被人对比上了。

顾老头和吴阿婆两个人也存着较劲儿的心思,王一城读到了初中,他们家顾凛也坚决读到了初中。王一城结婚的早,他们家本来都没着急相看,也火速给安排了相亲,很快的结婚。

虽然结婚没有王一城早,但是他家凭借先怀孕,倒是自觉压了王家和田巧花一头。顾凛的媳妇儿先怀孕的时候,他家可是好顿显摆呢。足足显摆了几个月,直到戚秀宁也怀孕。从那天以后,吴阿婆又开始到处说自家儿媳妇儿孕相好,必生儿子。不像戚秀宁,一看肚子圆圆,怀的就是个丫头。

这话一直说到顾凛媳妇儿生了顾香织,吴阿婆发了好大的火,顾凛媳妇儿生产第二天就起来干活儿了。

顾香织和宝丫同岁,不过她比宝丫大了半年。宝丫三岁那年,戚秀宁心脏病发很快走了。谁曾想当年的下半年,顾凛媳妇儿因为走山路回娘家遇到了一头野猪,结果被撞下了山崖,人救回来的时候就快不行了,没坚持一天人就走了。

因为两个人从小到大经历都有些相似,所以队里人也难免把两个人做对比了。

他们清水大队不止这么两个光棍儿,但是确实被人对比最多的两个了。

那个话怎么说的来着?

对照组。

在大家的眼里,顾凛真真儿是个爷们,又能干又有担当人品还好;相反的,王一城就奸懒馋滑了,虽说跟他也处得来,但是如若真是要对比,那么觉得他是不如顾凛的。

那是个能担事儿的爷们。

王一城么?

没啥担当,好吃懒做。

王一城在村里的风评也就那样儿,他自己都清楚的,他倒是不管那些,被人讲两句又不能少一块肉,虽然不怎么好听,但是更难听的他上辈子都听过呢。

再说,有了一个懒的名声,一般村里有什么活儿也不会找他,还是很不错的。

干活儿是不可能干活儿的,能偷懒,绝对不干活儿。

他一路溜达回家,老王家倒是没受影响,正常开饭。绍文绍武两个人眼巴巴的看着小叔,王一城给他们使了一个眼色。

两个男孩子立刻高兴的笑了起来。

田巧花瞅瞅这个,又瞅瞅那个,说:“你们干什么呢?”

王一城无辜的说:“啥也没有啊?妈,你这是不是年纪大了啊,怎么凡事儿疑神疑鬼的。”

田巧花黑了脸,说:“你说谁年纪大?我最近给你脸了是不是?你连我都敢编排了,知不知道这个家谁是当家的?”

王一城立刻双手合十,认真:“是您是您,就是您,我错了。”

识时务者为俊杰。

田巧花:“你晓得就好。”

她给每个人都分了晚饭,大家今天吃饭可有点晚了,正吃着,就看浩浩荡荡的人群路过他们家门口,王一城火速的冲到门口看热闹,“咋了咋了?”

“老顾家小姑娘落水了知道不?刚才她说,她落水是她小姑推的。”

王一城:“卧槽。”

此时隔壁老顾家的门口已经挤了里三层外三层的,谁也不肯让开一分一毫,王一城挤不进去,飞快的回家,踩着石头趴在了墙头儿。那动作快的呦。

王一山:“小五子啊,你这……”

一时间还很是不知道说啥好了,主要是,他媳妇儿还有老娘他们也都趴在了墙头,开始围观了。王一山犹豫了一下,就见好位置都被抢走了,默默的也靠了上去。

看一看,没问题,说不定还能帮着拉架呢。

大人们都第一时间去吃瓜,宝丫急的原地转圈儿:“爸爸,爸爸我也要看。”

这样的事儿怎么能把她落下呢,宝丫也要看热闹。

王一城纹丝不动,说:“你过来趴我背上。”

宝丫眼睛一亮,赶紧冲过去:“我来啦。”

王一城:“你们别抢我的位置啊,这是我的黄金位置。”

他赶紧蹲下来,简直是迅雷而不及掩耳之势就把闺女抓起来放在了后背上,宝丫薅着王一城的头发,又往上爬了爬,王一城被薅的呲牙裂嘴,他说:“你个熊孩子,别薅头发,你要是给我薅秃了,我就给你剃个光头!”

宝丫赶紧松手,转而搂住爸爸的脖子,撒娇说:“爸爸对不起,宝丫不是故意哒,我不要做小光头。”

“呜哇,我也想看看,我也想……”

绍勇哭了出来,陈冬梅:“孩他爸,你抱着儿子啊。”

王一海:“……好好好。”

老王家跟一群壁虎一样,趴在了墙头儿,一个个盯着隔壁家的院子,眼睛放光……八卦之心,人皆有之啊!

其实王一城并不是一开始就记得上辈子,这辈子啊,他出生在东北一个农村老王家,是这家的小儿子,日子贫苦,却无忧无虑,更是一个什么都不知道的小孩儿。他家条件算是不错,老爹是民兵队长,老娘是猎户女。上头有三个哥哥一个姐姐,虽说家里人不少,但是爹娘都是能干的,日子在村里也算是顶呱呱。

不过一切都在他五岁那年戛然而止。

五岁那年,他爹抓特务,破坏了敌人的阴谋,自己却送了命。

王一城当时哭昏了过去,一醒来,倒是因此记起了上辈子的事情。

因为他阿爹的去世,他们老王家一下子就从村里过的最好的人家,变成了最苦的人家。一个寡妇带着五个孩子,最大的才十岁,最小的五岁。这日子听起来就跟泡了黄连一样。

好在,现在的政府可不是上辈子那个昏庸的朝廷,还是很照顾他们家的。

他爹走了,政府给他们申请了八百块钱的抚恤金。除此之外,在田巧花的争取下,他家的几个孩子还会免学费读完小学。这个成算,一般人想不到,但是田巧花是有的。

王一城他爸原本是村里的民兵队长,他原本的工作也给这家子留了下来,虽然他妈一个女同志不能继续做村里的民兵队长,但是却做了他们村里的妇女主任。

这是村里少有的几个正式的工作岗位,是从公社领工资的,也是像城里工厂的工作一样,是可以给孩子接班的,一个月十六块钱。这么看来,他们家虽然孩子多,但是因为补偿和工作,家庭负担反而不重。工资就够生活了,抚恤金且还能攒着的。

要知道农村家庭,有的家庭一年下来都攒不下来十六块钱。

他们家实实在在的五间房,又有抚恤金又有正式工作。

如果不是田巧花放话不会改嫁,那媒婆都能踏破他们家的大门。就这,也有人暗戳戳的打听,但是田巧花一概坚称跟丈夫感情好,不会改嫁,她又不是什么温和的性子,猎户出身,很是彪悍,长得也五大三粗,所以才没人来骚扰。

当然了,也是因为田巧花的堂哥田建国就是他们大队的大队长,田巧花他们那一辈儿赶上了最艰难的时候,养的孩子都立不住,田巧花大伯家就剩下一个田建国,田巧花父母也就只剩下一个她。所以虽然是堂兄妹,但是跟亲兄妹没差了,感情很好。田建国维护妹妹,自然没人敢算计田巧花。

不过王一城是偷听到了他妈跟他大舅的对话的。

当时他妈的原话儿就是:“当我是个傻子吗?我可不是一般的寡妇,我是有工作有抚恤金有房子的寡妇。这要是找个男人,我可是亏死了。这一婚肯定不会找我一个二婚带娃的。同样是二婚,就算是个劳动力,要是再带着孩子,我也不占便宜,那是我养活他们还是他们养活我呢。从小到大,就没有人能在我田巧花手里扣走一厘钱。再婚这种蠢事儿,我田巧花没失心疯那天就不干。”

田巧花,清水大队第一会算计。

这要是想让她吃亏,那人还没出生呢。

田巧花极为坚定,渐渐倒是也没人再说媒了,她也给几个孩子养大了。因为田巧花性格强势,所以几个兄弟还都是很孝顺的。这些年,也都陆陆续续成家了。

王一城有三个哥哥一个姐姐。

他大哥叫王一山,娶了媳妇儿田秀娟,田秀娟是他们一个村儿的,也是田巧花的远亲,打小儿跟王一山认识,算是青梅竹马,两人感情很好,田秀娟也是田巧花最得意的大儿媳。王一山田秀娟两个人结婚第二年就生了一对双胞胎儿子,绍文绍武,坐稳了长媳的位置。紧隔了一年又生了女儿三丫,大名儿美姗。前两年又生了小儿子绍杰。他们这一房是王家最顺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