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8、关颖心(三更合一)


王美宝同学很快的融入学校,十分丝滑。

  她没有经历什么看不起啊,挑衅啊,挤兑啊,也没有经历太多好奇,丝滑进入初三下学期。

  是的,初三下学期,都这个时候了,学习肯定是第一位的,其他的事儿,想都不要想哦。再有半年就面临考试。现在中考的难度也是很高的,大部分还是上不了高中的,再加上也是刚恢复高考,学习的浪潮如火如荼。就算是转了新同学,大家也没有功夫玩闹好奇,学习才是第一位。
老师都盯得死死的,
 宝丫这边每天上学早出晚归,王一城这边也顺利报道。宝丫他们提前开学,王一城报道的时候,宝丫都已经顺利适应学校的生活了。三月一开学,提前两天报道,王一城算是来的比较早的。

  他报道的早的原因还有一个,他不想住校。

  按照规矩来说,这肯定是不行的。但是规矩总归是人定的,现在这个情况,他倒是想配合,但是实在是做不到啊。好在,刚恢复高考的第一届考生,学校还是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的。

  没办法,就这一个人带孩子,你也不能就坚定让他住校啊,这要是个男孩儿倒是无所谓。可是是个女孩儿,女孩儿要是自己在家出了啥事儿,他们心里都过意不去。

  因为这个,王一城是他们班级唯一一个不住校的学生。

  不过学校那边也再三的跟他确认,王一城坚定承诺,下学期一定住校。

  毕竟,他闺女下学期就要去读高中了,嗯,如果考不上......考不上再说考不上的事儿!反正他坚信自己闺女能考上。现在是坚定明确下学期住校。不过因为一开学就走了"不寻常路",搞得大家都格外关注他。
是的,格外关注。
这能不格外关注吗?
他们班级,他们系,乃至他们这一届,就这么一个不住校。

  别说他们班好奇了,整个系都对王一城很好奇。虽说他不是入学年纪最大的,但是确实他们系年纪最大的,年纪最大加不住校,这真是双重吸引眼球儿。
谁说读书人就不好奇了。
大家也好奇呢,
大家都住宿舍,因此一个班级也都互相认识了一下,混个脸熟,王一城也是唯一一个班里没人见过他的。在大家心里,这是一个一心为了女儿,年纪大的沧桑老大哥。

  "这王一城同学是不是迟到了啊?"

  "没有。咱们是通知的六点来教室集合,现在才五点五十。"

  "这一个大老爷们带孩子就是不容易,他咋不找一个。"

  "会不会是找不到?你看又是鳏夫又年纪大,又能考上大学,保不齐是个书呆子!"
别这么说。
哎,他。。。
 大家彼此也不熟悉,基本上都是各个寝室的坐在一起,互相交头接耳。这正说着,就看一个脸生的小伙子进来,前头一个梳着油头的男同学问:"你是......"

  王一城笑眯眯:"我也是中文系的,王一城。"
哦嚯!
 "王王王,王一城???"

  咔哧!

  一片镜子碎了!

  在大家的心里,这位就是一个沧桑家庭负担重的老大哥啊。

  然而、然而......众人打量他,他白衬衫外面穿着鸡心领的藏蓝色毛衣,外面是同颜色的半大羊毛大衣,西装裤黑皮鞋。

  啊这......

  这不符合大家的想象啊。

  "你你你......你真是王一城啊!"

  王一城失笑:"这还有假啊!"

  他也不着急找个位置坐下,反而是直接靠在讲台上,说:"同学们大家好,我叫王一城,也是咱们中文系文学专业的,我因为家庭缘故这学期不住校,虽然不能跟大家一起住校感受集体的氛围,但是也是感情最真挚的同窗,大家都是朝夕相处的好同学。大家有什么好事儿坏事儿的,可不能落下我啊!"

  众人:"......"

  你这么自来熟的吗?

  还是说,东北人自带社牛属性?

  辅导员进了门,见他这样,心道你比我还像辅导员。

  "王一城你赶紧找个位置坐下吧。"

  王一城:"行啊。"

  他找到一个空位子坐下。

  辅导员上台,说:"大家好,我是你们辅导员,我姓牛,你们叫我老牛就可以。很高兴能跟大家一起渡过四年,希望大家也都能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我们根据入学成绩还有综合考虑,孙少平同学暂代男同学这边的负责人,关秀菊同学担任女同学这边的负责人。一些通知还有班级情况,你们两个负责跟其他同学沟通。军训结束,我们统一竞选班委,任何人都可以报名竞选,到时候会选出班干部。下面我说一下明天开始的军训情况。明天的军训......"

  王一城不晓得什么是军训,但是听从字面儿上的意思也听得出来了。

  他也不像是别人重生穿越的,对这个真是完全没有了解,可是不妨碍他兴致勃勃。

  "军训可能要涉及内务......呃......"辅导员视线落在王一城身上,他不住校啊。

  他深吸一口气,说:"王一城同学特殊,稍后我会跟那边沟通。"

  王一城斯斯文文的笑,说:"谢谢。"

  辅导员点头,继续交代,很快的,孙少平和关秀菊就跟着辅导员去取大家的军训服。其他人在教室等待,坐在王一城身边的老大哥,哦不,老弟儿说:"王一城,你这瞅着至少年轻十岁啊。你这、你这......"

  狐疑的眼神儿,真的,如果不是拖家带口,都要怀疑他是冒名顶替了。

  王一城调侃:"怎么?还不兴着人长得好啊!"

  这位小老弟:"!!!"

  别说男人,他都没听过女同志这么自信的吹嘘长相。

  一时间,倒是不知道说啥了。

  "噗!"

  坐在他们前头的女同学笑了出来。

  小老弟:"你这,你这......"

  他好像就会这两个字儿了。

  王一城:"你怎么称呼啊?"

  "周建设。"他说:"我来自鲁省,今年二十七,我本来以为我是咱们班最大的,但是没想到还有好几个比我岁数大。"

  不过吧,他倒是长得最老。

  就很苦。

  王一城:"我是东北人,我们离得不算远。"

  "东北的?"一个瘦瘦的小伙子说:"你不是在首都住?"

  王一城点头:"是啊,但是我是东北人。"

  小瘦子挠挠头,有点不懂,问:"你租房啊?"

  王一城:"不是,我家在这边有个房子。"

  他没说更多了,笑着说:"你们是怎么住的?几个人一个寝室?我下学期也要过来住了。不知道到时候怎么安排呢,宿舍条件怎么样啊?住着方不方便?"

  他这叭叭叭一问。

  搞得周建设和小瘦子都不知道先回答哪个好了。

  周建设:"我们是八个人一个屋子。"

  王一城又问了几句,点头:"那我休息的时候去寝室找你们,你们可不能赶我走啊。"

  "不能不能。"

  王一城的自来熟,让人招架不住。

  "王同学你原来是做什么的啊?上班吗?"

  王一城点头:"对,我原来在收购站做采购员。"

  这话一出来,倒是让人恍然大悟,怪不得能叨叨。

  王一城跟周围几个互相认识了一下,大概是因为王一城多少有点社牛属性,没一会儿,几乎是摸清了每个人的名字。他笑着说:"咱们班首都的还挺多。"

  "那是啊!"

  一般外地的拿不准不敢报,本地倒是自信不少的。

  别看第一次恢复高考不限制年纪,但其实真的考得好大部分还是年纪不算大。毕竟年纪大的把书本放下的年头太多了,复习起来更困难。

  他们班就有好几个都是应届的。

  他们中文系,他们是学文学的,隔壁学新闻的,扩充录取了一次,都没有超过三十岁的。所以王一城这样三十四岁的,真的算是年纪大。不过王一城自己不觉景儿。

  呐,他如果好好保养,活个一百岁,那么现在不是还很年轻?

  人啊,心态很重要!

  懂伐?

  心态!

  王一城这边一会儿功夫就跟好几个熟悉了,像是鲁省的周建设,这位是在文化馆工作的,已婚,媳妇儿是他同事,家里两个孩子,大的七岁,小的四岁。

  还有小瘦子,他就是应届毕业生,本地人,今年十九,叫陈娇。

  男的,陈娇。

  他似乎对自己的名字也有点愁,再三说:"你们叫我瘦子就行。"

  第一次见面,他就知道了,这人本来是要叫骄傲的骄,结果报户口的时候写错了,写成了娇艳的娇。发现的时候都好几岁了。这家子也是心大。

  不过他坚称自己叫瘦子。

  还有门口的油头,这位今年二十五,苏杭那边的,已婚,无孩儿。以前是基层单位小领导,一身中山装,头发很油,一丝不苟。

  除了他们三个,还有个跟王一城搭话儿的叫眼镜。

  他也是本地人,不过不是应届毕业生,二十二,单身。

  大家互相介绍,他们班有八个都是应届生,可见这突然恢复高考,还是应届生更有优势。大家很快的熟悉,不过像是王一城这么自来熟儿的也不多。很多人还是停留在跟本寝室的人能说得上话的状态。

  王一城这种,不常见。

  不过很快的,辅导员也带着其他人回来了,大家根据刚才报的号码领了军训服。

  辅导员:"明天早上七点半要在操场集合,以班级为单位,千万不能迟到。"

  重点看了一眼王一城,谁让他不住校呢。

  王一城也没咋咋呼呼接话,反倒是给了他一个"你就放心"的眼神儿。

  辅导员继续说:"另外,我还有一件事儿......"

  他这个人,多少是有点话痨的,做事情也事无巨细,讲的十分的细致,王一城都看出来了,这位是有点老妈子性格,似乎生怕他们不行,什么事情都交代的特别的清楚。

  不过好在这叮嘱也是有时有晌的,八点钟他们终于散了,其他人都是回寝室,王一城是回家。

  瘦子问:"你家住的远不?"

  王一城:"不远,也就十五分钟。"

  这要是单看距离,他来学校可比闺女去学校时间还短呢。

  瘦子:"那倒是挺近的。"

  王一城:"可不!行了,我走了,我还得去接我闺女放学,她读初三,晚自习到九点呢。"

  瘦子突然反应过来:"唉我去,你闺女跟我一个初中啊!"

  王一城:"那到时候我可得好好请你吃一顿饭,打探一下消息了。"

  瘦子:"我看行。"

  这莫名的,就突然多了几分亲近。

  毕竟啊,这也是缘分不是。

  王一城:"哎我不跟你说了,我回家一趟还得去学校,不耽搁了哈。"

  "你去吧。"

  王一城很快的骑车离开。

  "王一城这还挺忙活。"油头感叹。

  "可不,他家闺女跟我是一个初中的,真是挺巧的。"

  油头眼神闪了闪,王一城的闺女跟瘦子是一个学校,就说明他住的不远,附近又有房子。再看王一城穿着,嗯,他家条件应该是不错的。

  油头这人吧,是乐意跟条件好的来往。

  像是周建设那样的,他肯定是不来往的。

  这样的现在看用处不大,以后在观察。但是王一城这个人一看就是利用的上。

  虽说都说学生时代单纯,但是他们这一茬儿不少都是成年人,工作过,人情世故看的可是更明白的。

  "走,咱们回寝室,明天还得军训,不晓得我们扛不扛得住。"

  "扛不住也得抗啊。"

  大家三三两两的一起往寝室走。

  王一城骑车回家,给炉子烧上,这才又出门。

  这好几年都是住楼房,很少生炉子,现在还要每天生炉子,王一城觉得,自己真是一个好爸爸,真的,如果不是为了闺女,他哪里要干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