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第 109 章(第2页)

 说是这样,可数百年的基业一朝就没了,自家世代效忠的国家灰飞烟灭,张良怎么能不恨呢。 

 “不息可愿意听我弹奏一曲?”张良抱着琴,越看越喜欢,忍不住出声道。 

 有点像得了宝贝拿出来炫耀的小孩子。 

 赵不息当然愿意了,她本身就喜欢听琴,当然这时候除了打猎听乐之外也没有什么其他娱乐活动。 

 更不用说是张良这位被写在历史上的美人给她弹琴了。 

 张良将琴放在身前的案上,垂目低眉,修长的手指波动琴弦,一阵流畅跳动的乐声从张良之间冒出。 

 赵不息抚掌称赞:“好啊,子房之琴声,如鱼跃溪水、鹿过林木,欣欣然如沐浴春风。” 

 琴声更欢快了。 

 “好啊,如两雀对鸣,溪水破冰,子房心情必然愉悦啊。”赵不息又称赞。 

 张良对音律的确十分精通,行家一上手就知道有没有,赵不息虽然自己弹琴的技术一般,可欣赏力却很高,只听了这一会也能听出来张良的琴技高深。 

 张良一曲罢,眉眼都轻松了许多,他嘴角含笑看着赵不息:“伯牙遇钟子期,良遇知音,自然欣喜。” 

 他看着赵不息的眼神又更加亲近了几分。 

 大部分人还是需要回应的,无论是写文章还是弹奏音乐,都需要其他人的回应演奏者才会更加感到愉悦。 

 张良平日好读书好剑术好音律,读书尚且能在书中和作者心神相交,剑术他周围也有游侠可以相互切磋,唯有音律曲高和寡难有知音。 

 不是家学深厚的大贵族子弟谁有那个时间和金钱去玩音乐啊,就算是大贵族子弟,也是听了乐子的多,真懂音乐的少,对于这等人,张良自然不愿理会。 

 好不容易遇到赵不息这个能欣赏音乐的,张良自然欣喜若狂。 

 “那我可要辜负子房的信任了。”赵不息轻松耸肩,“我是个俗人,只会听不会弹,只是粗通一点皮毛。” 

 张良弯弯唇角,反问:“钟子期又岂会抚琴乎?” 

 两人相视一笑。 

 张良便又开始抚琴。 

 琴声昂扬,随即又低沉起来,如泣如诉,声声断肠愁,秋山猿鸟恨。 

 赵不息抿了口温水,看着陷入了哀伤的张良,大概能猜出来张良的琴声为何忽然从昂扬变成悲伤了。 

 估计又是想到了自己的国仇家恨。 

 赵不息干脆摸出了自己带着的哨子,说是哨子,但是上面有一排小孔,可以控制吹出的声调,和短笛已经差不多了,赵不息一直挂在脖子上随身带着,用来紧急的时候沟通部下。 

 比如若是现在遇到了危险,赵不息只需要急促吹响三声,她所带着的那数十个剑术高超的门客就会立刻从门外冲进来,避免了摔杯为号的不准确性…… 

 此时赵不息拿出来却不是叫人的,而是轻轻吹起了一曲《将军令》,她很长时间没有吹过了,本来学的时候就是因为兴趣才去学的,曲调吹的颇为生疏。 

 却也成功的将张良原本哀伤的曲调带的激昂了起来。 

 张良鼻尖沁出一滴晶莹的汗珠,十指跟着赵不息的曲调拨动着琴弦,心中升起一股豪情来,只瞬间就将原本的哀伤之气冲散的一干二净。 

 心中竟然有一种自己正在战场上调兵遣将的感觉。 

 是啊,秦再强,可其暴虐无道也必定会有失败的一日,他比秦暴君要年轻许多,为何要在此哀伤呢? 

 哀伤无用,他尚且年轻,报仇之事,日后未尝不能成功。 

 想到这里,张良心头堆积的哀

伤顿时一扫而空,他摇摇头,暗叹自己虽然年纪要比赵不息大上许多,却远比不上赵不息坚定啊。 

 紧接着将全部身心沉浸在和赵不息的和曲中。 

 张良不知道《将军令》的曲谱,赵不息也吹的生疏,两人干脆就放飞了自我,只一琴一笛和着声,全无曲调可言,弹到哪里就是哪里,吹到何处就是何处。 

 阳光洒下,如水铺满厅堂,中间燎炉中的木炭已经快烧干净了,缕缕白烟带着一点暖意升腾。 

 “铮” 

 最后一个音调落下,张良停下了手指,缓缓睁开了方才闭上的双眼,欣喜之意溢于言表。 

 “我遇不息,如伯牙遇钟子期啊。”张良浅笑,对着赵不息拱手一礼,将手侧已经凉透了的杯中白水端起来一饮而尽。 

 既是好友,无须多言,以水代酒足矣。 

 赵不息见着时机合适,想要挖墙脚的心蠢蠢欲动,哪怕她知道韩王室不死绝张良不可能去投靠别人,可现在多挖一挖,等日后韩王室死绝了,到时候张良肯定就会背着可爱的小包袱乖乖到自己手下来嘛。 

 “子房方才情绪低落可是因为反秦之事?还是在担忧复国一事?” 

 听到赵不息的询问,张良苦笑一声:“只是觉得现在天下都在暴秦的统治之下,那暴君残暴强大,几次谋划刺杀甚至都没有伤到暴君,反而连累了刺秦的壮士,颇有些心灰意冷罢了。至于复国……唉!” 

 张良长叹一声。 

 就他了解到的如今韩王室的唯一血脉韩成,为人平庸,虽然没什么大缺点,可同样也没有什么显著的优点,就算是昧着良心,张良也不认为韩成能和秦暴君嬴政相提并论。 

 复国,恐怕是难啊。 

 “事在人为嘛。”赵不息安慰张良,“虽然秦始皇是厉害,可是他现在已经年纪大了,我们惹不起还熬不起吗,大不了再熬个十年八年熬死他再起事。” 

 其实你可以不安慰的。张良默默咽下了话到嘴边的吐槽。 

 要寻仇人报仇的唯一方法竟然是等仇人老死再去寻仇,这未免也太窝囊了吧! 

 赵不息丝毫不觉得熬死秦始皇再造反是一件丢人的事,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这些千古一帝,好几千年的历史上也就出了这几个,秦始皇又是开头的那一个,比不过他有什么丢人的。 

 “你看现在秦始皇年纪也不小了,到现在还没立太子,诸位公子公主中也没听说哪个有什么大本事,再加上朝廷之中的忠臣少奸臣多,咱们六国之人中又有有你我这样的大才,等秦始皇死了秦朝廷必定动荡,到时候我们趁机起兵,大事可成矣。”赵不息拉着张良给他分析战局。 

 张良听的一愣一愣的。 

 ……怎么在赵不息嘴里,只要等秦始皇一死,造反就仿佛喝水吃饭一样简单了? 

 赵不息说了一圈终于绕到了正题上,她拉着张良的衣角,眼睛亮晶晶的:“子房,我看韩成乃守成之君,你不妨跟着我,我们联手复国,到时候你接着继承你祖辈的事业,给我当丞相如何?”